|
A股市场自构筑“9·18”“政策底”以来,指数在政策底上方剧烈震荡,近日再度迫近1800点底部区域,市场呈岌岌可危之势。
目前影响A股市场的最大因素包括两个:一是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二是全球实体经济遭受的打击程度。金融海啸尚处最黑暗的时刻,A股走势完全看欧美市场脸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救市措施,显然难以独善其身,只能在这种巨大的恐慌中随波逐流。如何保持股市稳定,出台最直接的救市措施显然刻不容缓。我们看到自“9·18”三大利好出台之后,“十一”长假后又连续出台“两降一免”和融资融券政策,但仔细分析这些措施,对股市支持力度显然不够,汇金增持三大银行股仅数千万元,降息减印花税也只能产生间接影响,融资融券更是中性政策,最大的效应是增加资金股票供应量和活跃市场。所以,在当下中国投资者信心极度低迷、金融市场遭受巨大冲击的情形下,有关监管部门应该仿效欧美国家,用最直接的手段拯救市场。
结合中国股市的具体特点而言,首先是尽快宣布设立平准基金,昭示政府的巨大决心。同时,针对A股市场在供求问题上最大的隐患——大小非,必须尽快出台合理的解决方式。因为允许大小非减持属于股改承诺,我不认同由政府出面限制大小非持有人的减持行为,但由于大小非减持对市场最大的冲击力来自于大非(据Wind统计,2008年10月之后等待解禁的股改限售股中,大非与小非比为22.5∶1),而除去一些民营和外资企业外,大非的主要持有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各地国资委,由国资委以股东的身份承诺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不减持所持股票,即可使政府免于陷入违背承诺的困境。对于小非,则可选择此前讨论过的二次发售的办法,由政府指定机构承接抛售股份,待市场转暖后采取配售等方式释放股份。
当然,根本上来看,真正能够恢复市场信心的治本之策还是与宏观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有关。在金融海啸冲击下,欧美信贷市场流动性几近干涸,信贷市场危机引发实体经济衰退已成共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家而言,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提前实施以拉动投资和鼓励消费为主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已是必由之路。当然,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配套性也很重要。从我国过往经验和长项来看,在通缩等时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结合目前强烈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及产业转移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必然的选择。而一系列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政策会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但是必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国家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所以,预计出台的政策会更多落实在投资拉动方面,以铁路、电力设施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板块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