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创业板静悄悄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 03:38  第一财经日报


  吴著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华尔街金融风暴,一家又一家曾经无限风光的金融机构轰然倒塌。中国股票市场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人们似乎从来没有比现在这样迷茫,一直在“积极稳妥”推进的资本市场建设似乎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除了“救市”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振臂高呼,其他的一下子仿佛失去了踪影,比如在半年前呼之欲出的创业板。

  中国的创业板2001年已获批准,可突然崩溃的网络股泡沫让其被迫延后,这一等就是八年。不过,笔者认为现在正是推出的好时机。

  从当前的经济环境看,现在推出创业板更加紧迫。目前我国经济增速变缓,通胀形势不明,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对传统加工企业竞争力产生了冲击、人民币升值引起了外需出口的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尽早转变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从实现国家“一保一控”的宏观调控目标看,现在推出创业板也是一着四两拨千斤的妙棋。由于中小板上市标准较高,且国内的主板发行审核要受到窗口指导和发行速度调控,还远远不能满足数量众多、处于发展较早期阶段的成长型创业企业的需求,这部分企业在宏观调控背景下,面临的融资瓶颈与困难更加突出。但创业板尽快推出可帮助这部分企业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很多人反对现在推出创业板的理由是认为创业板会分流市场资金,与当前的“救市”环境相违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由于创业板公司发行融资规模较小,对资金的分流很小,对主板市场影响非常有限。即使是中小板,其上市公司平均首发融资也不过3亿多元,仅占同期整个市场首发融资总额的1/10,而创业板公司的平均规模更小,一家企业的融资额也就一两亿元,就是一年内上市200家,可能都抵不上一只大盘股,其对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在市场低迷时推创业板恰恰是稳妥的,可以减轻监管层最担心的“暴炒”风险并减少散户们的盲目跟风。创业板企业平均规模较小,概念较新,如果市场火爆,确实很容易出现新股爆炒,这一直是监管层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现在资本市场泡沫已被大幅挤出,投资者盲目炒作的冲动大为减退,相对冷淡的市场环境实际上是为创业板平稳推出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此外,中小企业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推出中小板前,监管层和市场人士也一度担心中小板公司盘子小被爆炒或者影响主板运行,但在2004年6月这一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推出,中小板自身推出平稳,而且也没有影响主板的正常运行。

  从更深一层来看,创业板的所谓炒作风险,实质是创业板公司的理性估值问题。目前,沪深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已降到不足20倍,处于我国资本市场十多年来的较低水平,也低于目前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约25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相对合理甚至低估的主板市场估值环境,有利于从一开始就建立理性的估值水平与价值投资理念,防止创业板市场发生过度波动,也有利于对目前盛行的直投、风投行为产生合理引导,防止在产业投资领域发生过度投机的情况。

  现在应该让创业板静悄悄地诞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