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炜
新规出台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接连上演。继有研硅股和新兴铸管之后,海信电器2日宣布增持。管理层力推该政策旨在增强投资者信心,用自由增持来“抵消”大小非减持的市场恐慌心理。可是,面对大盘苦苦挣扎在2300点附近的现实,大股东增持的维稳效果还有待观察。
8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8月29日,沪深两证交所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该政策调整的核心是,将自由增持(每12个月内增加其在该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的豁免申请,由“事前申请”改为“事后申请”。8月30日,有研硅股和新兴铸管分别宣布其大股东根据新规增持了股票。海信电器随后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增持了70万股,未来12个月内还将增持不超过917万股。
大股东增持新规得到上市公司的迅速响应,是管理层乐于见到的。依靠大股东买入几十万股或增持近2%,不可能达到护盘和抬拉股价的效果,但增持可以把大股东的信心传递给投资者。国内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信息不对称,容易由此误判股价,而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有发言权,这使得中小股东看重大股东的增持行为。
大跌后,A股的市净率大幅降低,有的股价已接近每股净资产,大股东增持等于发出了跌无可跌的信号。拿海信电器来说,大股东增持当日的收盘价是6.07元,而该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5.86元。从该股2日逆势上涨2.64%的表现来看,市场对海信电器大股东的增持予以欢迎。
大股东增持的另一个信号,是向投资者表明其持股信心,同时,加入大小非减持行列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与三一重工控股股东承诺解禁股继续锁定两年相比,大股东增持堪称“进攻型”锁仓行为。如果大股东增持能蔚然成风的话,大小非减持套现带来的恐慌肯定减弱不少。既然大股东愿花钱“买套”,又何必担心其“惊慌出逃”?若大量增持行为接踵而来,显示的将是大股东对估值水平的认可,有望引导那些本打算“落袋为安”的大小非,转而持仓等待更好的市场时机。
从已有案例来看,有的大股东对于增持感兴趣,其动力不仅止于股价便宜。例如,那些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50%,增持后可获得绝对控股权的公司,出现大股东增持的可能性较大。此次增持70万股后,海信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海信电器48.54%,后续还将增持不超过1.86%,等于其向50%的绝对控股迈进。再看新兴铸管,该公司之前提出再融资计划,按不超过3亿股的增发打算,只有当增发价高于10元时才能满足募资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新兴铸管大股东的增持,又多了一个目的。
从目前的市场反映来看,大股东增持对个股是利好,但其维稳救市的效果偏弱。该政策出台之初,市场就未引起特别注意。以前有过的大股东增持“被套”案例,更影响到部分投资者对增持新规的看好。一场大跌后,双良股份、杭州解百、浙大网新等上半年发生的大股东增持“失守”增持价。其中,双良股份大股东4月7日以9.61元买入64.67万股,到本周二收盘的股价跌至5.80元。鲁泰A大股东在3月份用现金分红所得增持了117.03万股,现浮亏近五成。
大股东增持要想获得市场热捧,还缺少赚钱效应的刺激。相反,会被原有的赔钱效应拖累。这说明在目前的弱市心态下,个别几例大股东增持,很难成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杠杆”。该项政策的效果发挥,只有在大盘回暖时才有望起到一定的助涨作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