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让石油三巨头品尝酸甜苦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9日 02:13  第一财经日报

  王康鹏

  三天之内,国内三大油气巨头——中国石化(600028.SH,00386.HK)、中国石油(601857.SH,00857.HK)、中海油(00883.HK)相继公布了2008年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三巨头没能像以往那样利润暴增,而是呈现出苦乐不均,一家欢喜两家愁的局面。

  最先公布中报的中国石化,被称为公布了史上“最难看”的中报:实现净利润93.39亿元,同比下降了73.4%。如果说除去政府发给的334亿“大红包”,中国石化实际营业亏损超过237亿。而在去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实现了盈利532亿元。

  顶着“亚洲最赚钱公司”头衔的中国石油,中期业绩同样不尽如人意,该公司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了36.3%,与去年的818亿元少了近300亿元。

  三巨头中,唯有中海油风光依旧,上半年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的145.51亿元大增了89.3%,达到创纪录的275.4亿元。这也是中海油第一次在利润上超过了一直排名第二的中石化。

  三家公司“欢喜”与“忧愁”的背后,是如同坐“疯狂过山车”般的国际油价。自从今年年初突破100美元大关后,国际油价始终处在高位震荡运行,最高甚至一度突破了147美元/桶。油价的高涨,直接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炼化、销售业务板块带来了很大压力,并一度成为了拖累两公司利润增长的“罪魁祸首”。

  中国石化中报显示,上半年炼油业务的营业亏损达到738.79亿元,营业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96.62亿元。中石油尽管原油加工量比中石化的约6亿桶少了1.75亿桶,但炼油与销售板块也亏损了590.2亿元。

  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不同的是,中海油的主营业务构成在上游的油气勘探开发上,对炼化及销售业务甚少涉及,这也就使其能够充分享受到油价高涨带来的好处。中海油中报显示,上半年油气产量达9240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了8.3%,而油气销售收入则同比增长近64%,达544.6亿元。

  高油价拖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盈利增长的第二个方面,则在巨额石油特别收益金(俗称暴利税)的收取。中报显示,中石油上半年上交暴利税478.1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了2倍;中石化也同比多缴纳了133亿元,为165.44亿元。

  虽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利润增长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但股价并没有随之出现大的波动,多家证券公司还给予了“买入”的投资评级。海通证券就分析认为,中石化的亏损“主要在于政策因素”。“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稳步推进,国内炼油企业盈利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

  从根本上说,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理顺是国内油企扭亏为盈的根本出路。但是,在目前依然存有压力的CPI数据以及国家防止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短期内做到理顺也不现实,国际、国内油价的最终接轨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相比之下,寄期望国家财政对炼油亏损继续给予适当的补贴,倒是更实际一些。

  与国内油价改革艰难相比,国际油价开始出现了下行的趋势。目前国际油价已经回落至115美元/桶左右。有专家指出,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下跌至108美元/桶,国内炼油行业就会全面告别亏损。而根据雷曼兄弟发布的报告,明年的原油均价预计会跌至93美元/桶。或许,正如海通证券对中国石油中报的点评所言:“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