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一份“中国将出台数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致使沪指在20日大涨7%以上。而在26日,处于“风暴眼”中的龚方雄发布一份最新声明暗示,前述报告纯属个人观点,并非政府观点。此外他又进一步建言从外汇储备中拨出千亿美元建立基金专买“大小非”,助股市维稳。然而,这一次股市却没有再掀波澜。不知是否与上周报告引起的多方压力有关,龚方雄称已开始大休假,暂时离开工作岗位。
◆高永峰
龚方雄的休假来得正是时候,正好借此从舆论的围追堵截中喘口气。虽然暂时在公众面前消失并不能彻底抚平资本市场上当受骗者愤怒的情绪,但是也可以给公众多一份冷静的思考时间,想想自己为什么那么听龚方雄的 “个人观点”。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防止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公众的觉悟不提高就还会让设局者一而再地阴谋得逞,普通投资者的钱袋就难逃被忽悠的风险。
龚方雄有一串很唬人的头衔: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经济学家”这一头衔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觉得就像是坐中国“头把交椅”的经济学家,这种份量的腕儿说出来的话不是有内幕眼线,就是有真凭实据,还能有假?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但这实际上是对“首席经济学家”头衔的严重误解。其实“首席经济学家”只是一个特殊的人事岗位,并不是经济学家——严格地说,担任这个职位的人也许本身具有一流经济学的造诣,但他一旦站在这个岗位上说话,就不是以一个纯学者的身份发表观点,他就一定会为他所隶属的商业银行或投行负责,维护其隶属机构的利益。这种“经济学家”更确切的称呼应该是 “经济分析师”。所以,应该客观地看待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可偏听偏信,过分崇拜则更无必要。
有关“中国将出台数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报告,在第一时间就有人怀疑,但是关键时刻股市的大中小投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的份量在他们心目中有多重。商业银行或者投行出台各种报告是常有的事情,报告中或许有真知灼见,但是报告中也很可能隐藏着身为市场投资(投机)活动参与者的商业银行或投行的利益。而在事后龚方雄承认报告纯属个人观点而并非政府观点后,人们更有理由怀疑在这个报告中到底隐藏着多少其东家的利益。龚方雄选择此时突然休假就如同一场比赛中我们常见的一幕:一个球员在卖力地完成教练的战前部署进球后,会被其他队友换下场以示犒赏。
很自然地会想到一个人——谢国忠,他曾经的身份是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经济学家。两年前当他被迫从服务了9年的摩根士丹利辞职时,人们已经在议论一个经济分析师在坚持个人职业操守与为机构利益服务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一向言辞大胆、犀利,并屡屡给其服务的公司带来麻烦的谢国忠辞职理由据传有二,一是摩根士丹利公开承认的理由:谢写了一篇颇带感情色彩的抨击新加坡政府的内部邮件外泄;二是坊间的揣测:由于他经常“唱淡”内地房地产市场,与近年活跃于内地地产的大摩立场有不一致地方。不管是哪个理由,都揭示出一个道理:大投行已经不是简单的国际金融组织,渗透各国经济命脉的国际大投行能利用自己的言论和经济优势对一些国家施压,同时又要游走于国际各主要经济体之间为自己谋利益。它不管是基于政治原因还是经济原因,只要“首席经济学家”言行伤及自己的利益,任你是什么学界高手都难逃下课的命运。
龚方雄虽然大玩 “移花接木”之术,把中国股市搅得瞬间大起大落,但却并不是摩根大通眼中的罪人,一个“休假”尽显摩根大通护犊之心,这里没有恻隐之心,只有心照不宣的“激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摩根大通,在中国股市走势如此微妙的时候,究竟通过其“御用文人”达到了什么目的?
既然身在局中,就要遵守投行的潜规则,放弃学者的自由,耐心地做一枚孤独的棋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正在休假的龚方雄所能想到的支撑其全部道德的理由,但却想起了《无间道》中那句著名的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