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维稳救市第一招:新股发行制度非改不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 20:09  中国新闻网

维稳救市第一招:新股发行制度非改不可


  中新社记者 朱小央 

  奥运期间,人们不期待股市暴涨,但是,暴跌却在意料之外,一点四亿开户者伤心欲绝,新华社继续发评论力挺股市,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高涨。但是,政策面一片平静。面对颓势,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市场和明确的政策预期,首先要着手改革的是新股发行制度。

  已经连续九个月下跌,尽管管理层表示,在奥运期间,要尽量维持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由于没有具体的措施,市场不买帐。舆论希望政策挺市,前期企盼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创业板出炉等被市场视为利好的举措,忽然没有了时间表,预期落空,市场失望。

  当前中国的股市已经不是几年前的股市了,现在的股民也已经不是几年前的股民了,提振言辞不可能成为支撑股指向上的力量,人们需要管理层实际行动。

  管理层称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要保持供需平衡,要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南车发行六十个亿,美邦服饰发行在即,二级市场资金流出,资金匮乏。市场如此疲弱,融资再融资却不断推出,供需如何平衡?

  为了保证新股的顺利发行,保证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的收益,目前新股发行制度的设置,实际上形成了庄家模式,而特别设定的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停板制度,更是让掌握大量新股的机构投资者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于是,中国股市在极度低迷的情况下,打新股,却能够保证有着百分之十以上的资金收益。于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中就有了“打新股”这样的专门品种。

  新股发行的保护性政策倾斜,扭曲了新股发行价格,网下询价即便是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由于上市首日的超高溢价,也不会导致机构的亏损。这就出现这样的现象,每当新股发行,就会有大量资金囤积在一级市场等待中签,这是中国股市一大奇观,也是导致二级市场动荡不安的原因之一。

  上市首日的高溢价导致大量的二级市场资金被套,中国石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股发行制度的设置,导致刚上市的股票市盈率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在网下询价配售部分锁定期结束之后,这些高溢价次新股便随着大盘下跌,直至与大盘接轨。

  有舆论认为,管理层看到一级市场打新资金仍有几万亿,不担心股票发不出来,而继续增加二级市场的供应。这也许就是面对暴跌的股市,管理层仍然保持冷静镇定的原因吧。因为,在倾斜性制度设置下,市场首发融资任务总是能够异常顺利地完成,而我们的股市理念和目标还是脱不开融资融资再融资。

  从一级市场囤积的资金来看,说明A股对于资金仍然具有吸引力,说明市场并不缺乏资金。有人说,QFII有八亿资金卖出,导致股市暴跌。但是,与几万亿打新资金相比,八亿又算得了什么呢。问题在于市场的公平,在于二级市场的赚钱效应。

  同样的资金,同样的股票,为何要歧视性地分别对待呢。新股发行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让一二级市场处于统一的游戏规则中,让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同喜共忧,这是最起码的公平,这也有利于长期资金的入市,不要让资金长期囤积在一级市场获取无风险收益。

  如果新股发行制度实行向二级市场接轨的方向改革,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会出现很大变化,新股发行的频率,就会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任由管理层说了算。因为市场低迷时,新股上市就会屡屡破发,风险显现,打新的意愿大幅下降,新股就会缓发,让市场有喘息的机会。(完)

  相关策划:新股申购操作指南

    相关报道:

    南车表现或将左右新股前景

    打新股不如打新债 前7月打新股收益率接近存款

    南车上市表现主宰新股前景

    新股发行为何会增加市场波动

    中新社:A股新股发行制度非改不可

    市场呼唤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实现新老划断

    完善发行制度改革夯实直接融资基础

    马红漫:新股发行制度应维护公众利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