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维稳离不开实质性支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 17:20  中国经济时报

  市场对于“维稳”成果的期待,需要在政策出台上“加把火”。否则,缺乏实质性支撑的“维稳”行情,很难说有市场基础。

  张炜

  “维稳”成为当前股市的主基调,可A股市场仍未见起色。尤其美股连涨两天,A股市场却“跟跌不跟涨”,沪指失守30日均线,让人怀疑“维稳”是否具有市场基础。

  刚刚结束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年中工作会议再度传来“维稳”的政策信号。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指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条件初步具备,下半年要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加强维稳机制建设,确保资本市场安全稳定运行。”有媒体在“维稳”的文章中,引用杜甫的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提示投资者要有广阔的视野。然而,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在隔夜美股大涨的背景下,上证指数7月30日和31日连续两天拉出阴线。至此,A股在7月份累计上涨1.45%,不及港股2.85%的涨幅。今年以来,A股连续7个月未能跑赢港股。

  面对3000点大关,“维稳”背景下的股市缺乏冲劲,主要是人气不足的缘故。大跌后,个股的估值风险得到释放,市场逐渐回归合理的价值投资区域,管理层频频给股市打气,这些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但恢复与提高的程度十分有限。特别是经济下滑风险的增加,使股市大幅反弹缺乏有力支持。较之QFII开始在底部增持,更多资金仍处于观望和休息中,对宏观经济面的前景存在担忧。

  需要注意的是,“维稳”基调虽稳定了市场预期,但若出现不同的市场解读,人气的增强就可能大打折扣。

  解读之一:“维稳”只为奥运会。此次证券期货监管年中工作会议上的政策信号,有香港媒体称之为“奥运前力保股市稳定”。证监会的新闻通稿中没有提及奥运会,但港报称,“尚福林讲话强调,奥运会在即,要‘全力以赴’确保资本市场安全稳定运行”。设想“维稳”只是与奥运会挂钩,肯定属于一种短期行为,长线资金怎么愿意捧场?对奥运会后的经济增长及股市走势,投资者本就有顾虑。一旦奥运板块与半年报行情“退潮”,势必对本已脆弱的市场构成重压。从尚福林的讲话来看,要求“下半年要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可如果“维稳”缺乏实质性和持续性,二级市场上难见“维稳”成果,奥运会后调整的预期将有增无减。

  解读之二:“维稳”只为不大跌。对于近期股指横盘,有市场人士认为,“维稳”不等于大涨,主要是避免大跌;“维稳”的意义在于,不要过多地把目光聚焦于消极因素,而更多关注中国经济和股市平稳度过艰难时期的可能性。甚至有人表示,一旦再遇利空消息,股市能快速止跌,便称得上“维稳”有效了。换言之,“维稳”突出的是止跌企稳,而不是稳步反弹。假如市场就这样的“维稳”目的达成共识,那么,A股市场是很难重新振作的。“言论维稳”究竟能抵御多少利空,也是一个未知数。

  解读之三:“维稳”只是舆论救市。批评者认为,当前“维稳”仅仅停留在舆论气氛的营造之上,还缺乏实质性行动。中国南车的发行,重启了暂停近4个月后的大盘股IPO,“重袭”了飘摇不定的市场信心。另外,8月份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月度大小非解禁高潮,解禁股的市值逾2000亿元。如果“维稳”继续停留在“言论维稳”的层面,缺乏“行动维稳”的配合,刚有起色的市场或面临解禁“洪水”的冲击考验。要知道,“言论维稳”增加了市场对利好政策的预期,若久久不见利好兑现,对投资者信心势必会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对于“维稳”成果的期待,需要在政策出台上“加把火”。尚福林此次讲话时提到,“完善新股询价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推动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鼓励各类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在“维稳”的基调下,如何做好这两项工作,尚福林的讲话未作展开,投资者则对此寄予厚望。新股发行和长期资金引入,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一直是敏感的话题。把这两项功课做好,让投资者满意,“维稳”才更有成效。显然,管理层须注意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海外市场有可能再度拖累A股市场,被动等待市场环境转好,不如主动采取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否则,缺乏实质性支撑的“维稳”行情,很难说有市场基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