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股市到底得了什么顽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 10:33  《小康》杂志

  我们必须深刻自省中国股市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哪些容易引发股市风险甚至股灾,从而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问题。没人能真正玩转股海的沉浮,但股海也有要遵循发展的规律。股民牢记一些生存法则,起码不会让自己溺水而亡。

  文/朱晓翔 

  中国股市虽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史,但一路走来经历的大起大落、承转起合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一个成熟、健康的股市,应该容纳不同意见、不同观点的存在和争论,哪怕它是错的,也要让它亮出来让大家知道为什么错,今后怎样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信心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从发展史上看,中国较大规模的惨淡熊市就出现过五次,跌幅惨烈,每次都引起严重的社会影响。从规模和范围看,虽达不到真正的股灾标准,起码也算“疑似”或“类似”。 分析历次熊市,忽略短线技术因素的干扰,总会发现股市在大范围行情周期由牛转熊的过程中,具备了相通的因素。

  第一次是1992年5月,沪市股指从1429点跌落到386点,跌幅72%,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崩盘,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股市下跌速度最快的一次。而最后一次是2007年5月印花税上调引发的小型股灾,30日一天股市大跌283点,900多只股票跌停,股市市值损失1.2万亿,接着500只股票连续三天跌停,差点创下世界股市史上超过半数上市公司集体停牌的纪录。

  纵观这五次熊市的产生过程,我们总会发现,股市见顶前夕利好不断,市场狂热气氛以及投机泡沫达到高潮;高位附近时政策面不予以支持;入场资金日渐减少,资金链临近破裂。正常情况下中国股市上涨周期受政策面影响较大,然而股市行情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时,投资者心理会十分脆弱,稍有不利消息或市场传闻便会引起恐慌性杀跌。

  通过对历次熊市结束周期的判断,可以发现政策在结束熊市和结束牛市两个方面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结束熊市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政策面,也不是资金面,而是股市本身的技术面,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在熊市过程中,利好政策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它的作用无非是减缓下跌速度或一两次反弹,无法扭转下跌趋势,股市反复筑底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我们知道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和国际游资对一个国家进行金融打击的重要手段就是制造市场恐慌,让投资者对政府失去信心而达到席卷财富的目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战中,谁能控制投资者情绪谁就是赢家,投资者乃至国民对政府的信心是未来金融战生死输赢的关键。

  威胁股市的风暴眼

  分析当前中国股市,直接引发股灾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一旦宏观管理失控便会成为股灾的风暴眼。

  首先就是国债回购。券商热衷于国债回购交易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降息的预期,二是股市巨大利润的诱惑。事实上券商进行国债回购或挪用客户债券进行回购,目的都是为了腾出资金冲入股市攫取暴利。虽然2006年5月份实施新型国债回购制度,挪用国债的漏洞被完全堵塞,但国债回购衍生的金融风险和对股市的巨大冲击仍然存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