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股市通信引起各方猜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13:38 北京晚报
本报讯 新华社昨天发表总字数达4700字的长篇文章《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此举在今晨各媒体上引起了许多联想和猜测。 这篇署名新华视点记者谢登科、赵晓辉、潘清的文章用很大的篇幅论述了中国经济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总体向好的局面没有改变。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在这一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文章对于中国股市18年的发展经历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在监管层不断的努力下,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沿着一条健康的道路发展。在分析了目前股市存在的多种问题之后,文章提出:市场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经过过去几个月的持续深幅调整,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已经大幅回落,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正在向成熟市场逐步靠拢。 新华社这篇“突如其来”的通信,立即在媒体和理论界引发了许多猜测,许多人立即想到了十六年前,新华社在相似的环境下推出的那篇“同题通信”。1992年8月10日,著名的深圳“8·10”事件爆发,随后股市出现了深度暴跌,短时间内下跌了45%。9月27日,新华社同样以《关于股市的通信》为题,对当时的中国股市进行了全面点评,对当时市场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恢复股市信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后一个多月,中国证监会筹备成立。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时推出“通信”,不排除管理层将进一步在制度上出台变革的内容。但更多的专家认为,这篇通信有稳定人心的意图,但并不预示着将有实质性救市政策的出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