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叶檀:要不要再救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 03:18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评论员

  股市大幅下挫,于是所有人如大旱之望虹霓,盼望救市政策出台。绝大多数股民亏损了,内外资基金全面亏损,基金遭遇净赎回,除了发行权证、承销IPO的创新类券商,市场满盘皆墨。

  在此关键时刻,有必要解决一个理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政策利好?只有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尊重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才是最大的政策利好。这一核心问题不解决,中国股市永远无法摆脱在政策与市场中左右摇摆的命运。

  投资者在目前看到的不是政策利好,而是政策利空。

  中国股市杯弓蛇影,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存款准备金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上调存款准备金后股指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市场信心丧失之时,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投资者看到了股市成为通胀调控工具的事实,继续下调预期,才是问题的实质。存款准备金上调由此与股市大跌连在了一起。

  无独有偶,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先生在四川灾区表示,要积极支持受灾上市公司灾后重建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要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对于受灾严重的上市公司,将积极支持其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以促进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监管部门言出而行,以特批的方式放行中国建设IPO,中国建设广为人道的就是在灾区的活动板房建设,而不是以往的赢利业绩和未来的赢利前景。

  这种心理暗示极端可怕。中国证券市场不仅成为国企脱困的工具,在必要时,也可能成为救灾的工具。有什么比这样的政策市场更危险的呢?不可能形成任何明确的预期——可以随时修改规则,可以把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置诸脑后,一切为了救急。难道筹集救灾资金就没有更好的手段了吗?当然有,设立公益基金,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等,而有关方面不急于此而急于从股市融资,反映出他们认为股市惟一的功能就是融资,修改规则让投资者掏钱,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越是正常越是可怕。

  这并不是说资本市场就没有翻身之日,只要股市下跌至2000点加上管理层的政策刺激,抄底的资金又会源源而至。于是,股市进入大涨大跌、大跌大涨的轮回,每个人急于寻找下一个傻瓜。

  管理层未必不想让股市保持平稳。4月上综指跌破3000点时,调低印花税与限制大小非减持两项政策利好出台。不过调低印花税是个转瞬即逝的信号,而限制大小非减持的政策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有关方面略微增加了大小非减持的成本,却没有将越减越多的大小非与限售股估值与二级市场的估值区分开。

  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进一步放大了投资者的恐惧心理,所有投资者都在担心,全球通胀将引发不可遏制的经济衰退,中国没有能力独善其身。

  市场已经慌乱到无所适从,所猜测的救市举措接近于胡言乱语。比如以为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试点即将推出,是重大利好。很清楚,融资融券属于中性的金融衍生品,不是救市举措,考虑到风险,开始推出时只能是试点性质,导入市场资金规模极小,应该不到千亿。并且,从利率和权证层面考虑,我国还缺乏推出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的基础条件。对于油气价格上调的猜测尤其可笑,我国CPI之所以还维持在8%左右的可控水平,价格管制功莫大焉,目前在油气垄断巨头的倒逼下有松动的可能。只要中国油气价格大幅提升,那么,通胀压力将随之大幅上升,如此巨大的利空居然被理解为利好,可见市场已经混乱到何种程度!

  有关管理层要不要救市的猜测甚嚣尘上。在特殊时期,管理层推出平准基金救市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从长期来看,什么时候管理层真正尊重股市规则、尊重所有投资者利益,市场才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可能。尊重资本市场才是最大的政策利好,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看到股市的特殊通道等新闻,不再听到为权证利益分配进行的狡辩,不再有政策性的低成本限售股恐慌预期,股市春天才会到来。目前,投资者还是稍安勿躁的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