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市公司的造假源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03:11 第一财经日报

  王斌

  近期市场质疑上市公司造假的传言再度闹得“沸沸扬扬”。一位财务专家对十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公司涉及造假。然而,无论关于上述上市公司的造假传言是否真实,在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不断发展有待完善的现阶段,上市公司造假确实有其“源动力”。

  目前,我国的融资渠道仍然相对单一,企业在发展中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了依靠自身的积累以外,就是通过银行获取贷款。在这种尴尬的背景下,上市无疑显得诱惑力极大。

  首先,上市可以给上市公司获取一笔新的流动资金,使原本无论是“缺钱”或者“不缺钱”的公司都可以借此实现自己发展的规划。其次,上市之后企业从银行可能将获得更大的授信额度。再者,当一家企业名列上市公司之列,必将受到很大一部分投资者的关注,品牌效应明显。最后,从目前多数公司改制过程中采用的1元净资产折合1股的做法来看,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给股东资本带来迅速增值的可能无疑对上市公司股东充满了极大的诱惑力。

  当然,企业是在监管层、媒体以及无数投资者的注视下步入资本市场的,并且在我国目前上市审批制的背景下,企业上市之前要经过投行、会计师所以及律所的三重核查,还须再经过证监会的“火眼金睛”,理论上也就无从造假,也没有理由冒着无法过会的风险去造假。

  不过,造假的“源动力”却依然存在,这不仅仅存在于企业,也存在于投行、会计师所和律所之中。对于企业而言,如果通过财务手段适当调整税收,或者提高账面利润,无疑会给投资者更好的“面容”,可以卖个好价钱。而对于投行、会计师所以及律所,既然是金融服务业的组成部分,“顾客至上”当然是其最高服务宗旨。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目前投行主导制的背景下,如果企业无法上市,则投行将获得极少的佣金,甚至分文不得。对于会计师所和律所,也是如此。

  由此看来,目前传言的多家企业涉嫌造假,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和多重利益纠葛的存在理由。当然,这并非是普遍现象。对于投资者而言,也不必担心自己所投资的企业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这样的问题存在的可能将越来越小。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由于资本市场与国家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而且资本市场往往集中了一国最为精华的企业,如果其中出现上市公司涉及造假的情况,不仅会大大打击投资者对该上市公司的信心,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造假之鼠”,我们必须重棒打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