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应牢牢把握A股主导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9日 08:0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章玉贵

  中国股市近来的非理性下泻,造成了使中小投资者顿足、市场人士忧心而国际金融资本乐见的局面。股改两年来累积的人气和信心何以在短短数月内迅速蒸发,投资者需要反思,管理层与市场人士更应警醒。

  实体经济尚属健康

  端视上证综指从最高的6124点几近腰斩,稍具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纳闷:在作为股市发展与支撑的实体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质的滑落情况下,为何股市表现得如此惶恐?而作为全球最具成长前景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何在证券市场录得短暂的繁荣之后且预期的奥运行情可能来临之时,却迎来了恐慌性的砸盘?如果股市的兴衰真的可以与实体经济走势脱钩,如果市场预期与炒作可以取代企业业绩成为股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股市在真实经济世界中究竟还有没有存在价值就相当值得怀疑。

  不可否认,中国实体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数年之后,略为放缓是不可避免的。(今年一季度10.6%的GDP增幅其实也不算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尽管会带来短期的市场紧张,但若预期是理性的,应该知道调控的目的不是为了抑制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而是为了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就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趋势来看,包括世界银行、IMF、OECD在内的国际经济组织以及斯蒂格利茨、林毅夫等主流经济学家普遍看好未来二三十年的中国经济成长前景。至于上市公司,尽管没有人期待类似2007年那样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上涨60%的繁荣再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指望上市公司业绩每年都能以这个速度增长本身就不是理性的。但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其实也没有大幅滑落。事实上,尽管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了27.3个百分点,但如果扣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燃料生产工业的影响,其他行业实现利润增长37.5%,同比反而加快6.1个百分点。

  因此,如果股市的发展依然遵循过往的规律,那么中国经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所引致的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至多让股市打几个喷嚏。当然,考虑到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效应,A股的被动反应式调整难以避免,但A股在深幅下挫了相当于美股跌幅的3倍之后,风险已经大大释放,沪深300成分股平均动态市盈率已经降到20倍以下,看起来与成熟市场相差无几,而市场依然如此悲凉,那就说明中国股市的发展确实存在问题。

  不错,股市永远有波动,永远有泡沫,这是资本市场的内在特征和天然属性。市场预期与市场表现相比较而言,市场预期更重要。股市崩盘所引发的股价下跌只不过是其表现而已,更深层的反映解释为投资者的信心崩盘更合理。但A股的走势正在陷入价值迷失症状态,个性化的一面被完全抹杀,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受到重挫之后,股市非理性下跌实在是亲者痛仇者快。

  国际金融霸权危害A股发展

  前段时间A股的惨跌更像是一场人祸,是对“政策市”的痛苦还债,抑或是对饮鸩止渴的投机行为的抽打,更是在全球金融既有的机制化霸权框架下条件反射式的缴械。A股发展思维某种意义上或许已被国际金融资本绑架和俘获了。机制化霸权的话语范式对中国金融健康发展的钳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机制化霸权是战后以来美国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依靠。也是今天的美国在力量相对削弱的情势下依然能够主导国际金融秩序的原因所在。美国在掌握金融话语权的基础上,凭借其对国际舆论的操控,迫使其他国家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跟着美国起舞:接受国际金融惯例变成一种必须与乐意,在规则、概念、议题甚至体系上接受美国的主导并因此放弃主动而为的权利,金融创新的冲动被执行金融市场价格及遵循行情的商业思维所俘获。高盛、大摩、美林、巴菲特等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家即是机制化霸权下美国影响他国金融的符号。高盛等所谓的研究报告,通过初期的市场检验以及西方主流媒体的刻意放大,加上他国舆论的盲目跟风,逐渐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产生了市场判断的标尺效应。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市场分析人士乃至管理层对其产生了迷信心理,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俘获了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发展思维。

  回看A股,在当下风雨飘摇的市场环境里,只要稍有悲观的经济数据或利空传闻出现,只要国际金融资本稍稍调高唱空分贝,国内的机构们便似中了邪,惊恐万分,疯狂抛售夺路而逃;而买办们对市场化的原则大肆宣扬,又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管理层的调控思维,生怕背上了“政策市”的包袱。而当估值中枢轰然崩塌之后,好不容易坚守了两年的中国资产的定价权拱手让人之后再行救市,绩效与成本当令人担心。

  A股主动权应由自己把握

  现在看来,高看美股的风向标作用,高估国际金融资本们的风险预警,其实是机制化霸权逻辑下新兴经济体的一种集体病症。美国终究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其对世界的经济影响也许终有一天会降到盖茨所说的只占世界5%的程度。而那些看起来呼风唤雨的投资银行家们,其实连他们自己也许都没有料到为什么他们的声音如此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财富游戏,股市生存与发展规则的制订与执行理应由监管层负责,尤其像中国这样日渐自信的经济大国,迫切需要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本来,相对封闭和独立的中国股市完全可以利用美国的次贷危机来重构自己的发展范式。其实,早在一年多以前,当时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使得中国资本市场逐渐获得了对于中国优质企业股票的定价权。2006年12月份中国内地股市脱离香港股市大幅调整的趋势独立上扬,说明我们完全可以摆脱盲从思维的。而中国的企业本来也可以在股市繁荣的支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跨国并购,进而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链低端的地位。但是中国股市错过了这轮构建正常的价值发现机制以及培育市场话语体系的最佳时机,眼睁睁地看着股市主导权在沦丧。

  往昔教训必须镜鉴,重建股市发展范式,博得资产定价权,不应是将来时而应是现在进行时!

  (作者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副教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