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印花税率的必要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天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显然,这是继4月20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后又一个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政府部门调低印花税税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对于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凸显。

  当前的股市,的确已经走到一个非常的时期,非理性的恐慌情绪弥漫于整个市场。而这种恐慌情绪,又并非凭空产生,也是半年来股指不断走低的过程中一点点地累积而成。半年来,大盘跌去近50%,原因很多。如市场自身对牛市狂飙突进时期所积累的泡沫的挤压;海外市场金融动荡与实体经济衰退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对市场造成的恐慌;交易成本高企;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减速;市场环境仍不够清明;“大小非”解禁造成的冲击,等等。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呼救”声音不断。围绕着政府该不该“救市”,也曾引发了一场场颇有影响的辩论。在我们看来,一般而言,政府应着眼于长期制度性措施,不宜对股指过多关注。但应该看到,当前的市场信心已经到了相当脆弱的地步,如果政府毫无作为,市场恐将深陷非理性下跌的恶性循环里。而政府既要对提振市场信心有所作为,又不能违背市场契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新一届的管理层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考验。

  应当看到,在当前股市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中,对于股市影响较大的,当是“大小非”解禁问题。证监会在大盘探至近3000点之时,提出“大小非”解禁的存量股份须取道大宗交易系统,确是清楚地看到了当前股市的疑难点所在。

  管理层此次针对“大小非”解禁问题提出对策,不是仓促应战之举。“大小非”解禁取道大宗交易的办法,是力求延缓“大小非”减持给市场带来直接的冲击力。同样的供给量,以更为缓慢的速度供应给市场,对于当前四面楚歌的市场,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而在减轻市场对于“大小非”解禁问题的焦虑之后,财税部门又趁热打铁,及时降低印花税税率,也是为提振市场信心再加一把力。

  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其实是回归到去年5月30日调整前的税率标准。客观而言,在当时股市指数一路非理性地飙涨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动用税收工具进行调控,其实际作用不能全然抹煞。当时财税部门迅速针对印花税率作出调整,在程序选择上或有商榷处,但此举在事实上缓解了其时市场过热的情绪。

  问题在于,3%。的税率显得偏高。在种种影响市场下行的因素凸显出来之后,较高的交易成本压力更为明显。证券市场上的股权转让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是交易行为较频繁。即便不高的税率,也因积少成多,课税总额相当可观。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实现2005亿元的税收收入,相当于过去16年的总和,更是2006年的十倍之多。这样一个数据,充分说明在一个牛市行情中,交易费用是如此不可忽视。很多人拿投资者去年获得的上市公司分红数字,来跟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收收入作比较——2007年上市公司分红总量为1800多亿元,尚不够缴纳印花税,且还需支付券商佣金,这导致证券市场必然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投资者信心难免大受影响。

  因此,印花税率的回调,是稳定市场发展的措施,及时且必要。不过也有人担心,政府频繁运用行政性的手段,对于证券市场摆脱“政策市”的阴影不利。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须看到,此次印花税率的回调,应视为市场处于非常时期的政府作为。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此时政府不能果断降低交易成本,而犹豫于干预市场是否合理,恐对证券市场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当然,从长远来看,印花税迟早须从政府部门的调控手段中淡出,回归其作为基础建设组成部分的本色。从这个角度看,印花税税率过于频繁地调整,并不值得鼓励。但平心而论,政府调控市场的娴熟程度,与整个资本市场基础建设与投资文化的成熟成正相关。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相关政策的变动,当更为公允而客观。

  还应指出,政府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不能简单理解为政府“托市”,更不能被错误地认为有政府“护盘”就可以进行非理性投资。无论是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一个基本的特征是永远充满风险。投资者还应当理性投资,涨过头时需冷静,跌过头时勿恐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