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市要恢复健康尚待推进三公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 12:42 中国经济时报

  4月20日晚,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4月21日,该意见实施首个交易日,股市开门红,沪深两市分别高开6.80%、7.46%,报以两张灿烂的笑脸。

  所谓存量股份,一是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有限售期规定的股份,二是新老划断后上市的公司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九条指导意见中以第三条为要:股东预计未来一月内出售存量股份超过公司股份1%的,应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

  此举表明,冷眼旁观救不救市之争已久的管理层,开始动手约束重创了股市并仍威逼着股市滑向深渊的首要力量——“大小非”减持。无论对上周五创下新低、自高点跌掉近半、已魂不附体的股市来说,还是对被股改光芒吸引入市的广大投资人而言,这无疑都是一剂强心针。

  这一针,有助于普通股民信心恢复、沪深股市人气回升。因为,对“大小非”减持做新的制度安排,基于认识到旧的制度弊端严重,援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说法,就是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转让“不仅效率较低,还对股票交易价格形成持续压力”,尤其“扭曲价格形成机制”。这一坦言表明,“大小非”持有者与普通股民的利益冲突得到正视。

  不过,这一针的利好非常有限,全部效果不过短暂强心,这从两方面可见:

  一方面,“大小非”这个股改后遗症,症结不在转让方式,而在转让本身——这些从前的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的绝大多数,获取成本低廉,甚至多年分红后已无成本可言,股改时虽向流通股支付了对价,但当持有者以股份数量、成本的双重优势驾凌市场时,必然在供给源源不断增加的方向上打破供求平衡,从而必然在股价绵绵不断下跌的方向上颠覆估值体系,既伤害此前以市价取得股份的普通股民,更挟带连根摧毁股市的威胁。如此严重的问题,给“大小非”减持强设大宗交易系统连皮毛都动不了,更别说化解,持有者不仅可规避月减持1%,而且可将大宗交易系统作为跳板而绕回集中竞价交易系统,最终难移大的格局。

  另一方面,“大小非”减持只是导致股市病重的首要因素,不是惟一因素。印花税,税率高企的不良性质明显,政府与股市交易者之间利益失衡突出,但迄今未改;再融资,以平安为代表的狮子大开口,虽不无大股东“圈钱”的嫌疑,却进展顺利;新股发行,关于分配公平与价格公道,纸上谈兵多而实践变化少;信息披露,在及时、准确、规范上问题不断,同时“传言”总是甚嚣尘上、“辟谣”也能辟成风景,常令人真假难辨、无所适从;调控监管,不断强调要避免大起大落却没避免成,反复表示要保护中小股民利益却没保护好,早就眼见“大小非”减持扭曲价格却连一个寥寥六百余字而无涉症结的简单指导意见也拖到现在才出,这些是因为有力无心还是有心无力……当然,客观上还有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

  综上,当前股市病态为多因之果,经济环境复杂是外因,内因是股改以来忽略制度建设。一剂仅在浅表上略微限制“大小非”减持的强心针,相当于管理层姗姗迟到的开场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自我评价——“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恐怕有高估之嫌。说穿了,这就是个权宜之计,不是治病救市之策。

  4月21日,多空双方博弈的结果,是沪市以涨0.73%、深市以跌1.75%报收,市场如此说话,或可视为管理层治乱扶正的第一招管用但不管大用的印证。从根本上讲,股市的健康程度取决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实现程度,而目前病相的病灶正是推进“三公”的制度缺失过多,故要恢复健康尚待一揽子对症的药方跟进。据前面的分析,首先需要能实质性化解“大小非”减持危机的药方,能否考虑让国有股这主角多担当些?此外,还需要能纠正明显偏差的药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