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谁主股市大轮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13:27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马韬 发自上海

  11个交易日,中国股市高台跳水,复又扶摇直上,振幅宽达1500点

  消息能让市场疯狂,有时向上,有时向下。在市场与监管层的较量中,短短11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从4300点跌落至3400点,又从3400点攀回约4100点,经历了一个上下近乎1500点的振幅。

  5月29日那天,中国股市似乎已经若有所思,如果以上证指数为例,下午两点的时候,正好在4300点这个整数关口,横盘了一分钟。思来想去,像一只猛兽最后抬了一下头,最终,在剩下的一小时里,慢腾腾地挪到了4335点。这是一个历史新高。随后的一天就开始暴跌。

  5个交易日后,即6月5日,最低已经见到3404点,5天近乎25%的跌幅,这在中国股市17年的历史中非常罕见。上一次,1996年底著名的12道金牌发出后,一周之内跌幅也只是在20%左右。

  然而,仅仅又过了5个交易日,6月12日,上证综指报收4011.68点,几乎收复失地,演绎了一个“大V型”反转。

  2007年头5个月,中国股市越发像一只难以控制的猛兽,许多并不利于它的消息,并不能遏制其一路高昂的势头:限制基金发行规模、紧锣密鼓地告示风险、加息加准备金率、清查内幕交易、对异动股票以更严肃的方式动态监管、官方资金强令退出、严查银行资金入市等等。每一个消息,除去没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外,其分量丝毫不弱于1996年底的12道金牌的任何一道。

  像一句谶语,中国股市的5月从来就不是一个安静的时段。

  逃不过的5月?

  马克·吐温曾经以美国式的幽默,把12个月份打乱,告诉大家,每个月都是股市最危险的时候。这种揶揄,搁到中国则简单很多,就是5月——这是一个比其他11个月都危险一万倍的月份。

  中国股市多年来的暴涨暴跌都出在5月:1992年5月,暴涨暴跌,经历了突破千点,再涨四成,随后迅速回到千点之下的过程;1993年5月,没有复制上一个年头的疯涨,却完美复制了暴跌;1995年5月,由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而意外带出了股市一波疯涨疯跌,幅度之大时间之迅猛,并不逊色此次暴跌多少;1997年的5月,同样是印花税上调,一波30%的跌幅就此展开;1999年,《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股市的崭新定位唤出了著名的5·19行情;2005年5月股改大旗拉开,连跌一个月,给6月6日跌破千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股市素有政策市之称,近几年方有明显改善。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让中国股市在17岁的时候,躲避开5月的魔咒。

  印花税登场

  从3月份开始,市场已经开始揣摩管理层的意图。再淘气胆大的孩子,也知道看家长的脸色。中国股市自年初以来,虽经历过多次一日暴跌,但屡屡摆脱地心引力,终于将两年前仅千点的指数奇迹般地搬到了4335点的高峰。

  也是从3月份开始,垃圾股的炒作开始疯狂——原本以为从1月到3月期间低价垃圾股整体翻番的行情在3月将走到末尾,未曾想,这只是垃圾股炒作的一个开始,随后的两个月,竟然造就了百余只涨幅超过3倍的股票。

  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终于体现出来了,任何一个人,只要进入股市,就能赚钱,也终于将投资这个有很高技术门槛儿的工作变了一个大众化的娱乐项目。从那时开始,每天的开户数量都超过10万,进入5月份,单日开户已经接近30万。

  于是,各种政策渐渐地出台,事实证明,这些政策都被在股市里赚蒙了眼睛的投资者们当成了稻草。既然总没有严辞怒色,那就继续疯炒。

  这回,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寓言并没有成立。压死这只骆驼的是千钧之鼎。

  5月29日23点30分,调高印花税两个千分点的消息传出。

  随后三天,没有任何悬念的,中国股市开始大幅度调整。

  此间有评论人士表示:政府已经温言相劝良久,早就给了提醒,投资者置之不理而已。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