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叶檀:谢国忠是汉奸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13:11 《新财经》

  文/叶 檀

  为主张中国股市崩盘与政府不救市,谢国忠遭到了网民的猛烈攻击,指责他是“为了自己的基金抄底中国股市而说话的汉奸”。

  谢国忠是汉奸吗?不是。他不过是一个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有些固执,还有些许理想的人。

  热衷预言,众所周知的“乌鸦嘴”

  因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准确预言一炮而红的谢国忠,一直热衷于预言,尤其是针对美国与中国本土的经济预言。无论是美国的宏观经济还是中国的楼市与股市,他基本没有看多过,也因此成为众所周知的“乌鸦嘴”。

  事实上,他的预言成绩并不理想。自2004、2005年他预言中国楼市必然崩盘以来,房价进入上升通道,中间虽有震荡,却是大牛市,直到2006、2007年发了“牛疯”。谢国忠的预言到2007年才算正确,那年在《财经》杂志的年会上,他宣称“中国房价明年将进入调整期,2008年或2009年将进入谷底”。而此时政策的信号已经比较明确。

  在股市同样如此。差不多2006年底,他就开始高喊股市“狼来了”,那时股市还在半山腰,离次贷这只狼真正影响中国股市还有一年多时间。他一直宣称中国股市未来将经历调整,如今调整来了,预言也就成功了。其实,这只是经历长期时间考验之后的巫术式预言,因为下跌之狼总有一天会来。如果没有时间限制,那么,狼来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谢国忠也曾经自我调侃:“经济学家就是这样,一旦你预测了,就一定要坚持,肯定会等到你的预测实现的那一天。”的确如此。

  尴尬谢国忠

  谢国忠是尴尬的人,因为人们总是怀疑他的理论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制造烟幕弹。在大摩(摩根士丹利)担任亚太区经济学家大力唱衰中国楼市时,大摩却在北京、上海等地大肆收购房地产,并因此被有关部委点名。大摩出面澄清:谢国忠的观点只是个人意见,不代表大摩。而且,在投行内部,研究部门与投资部门隔着高高的“中国墙”,两者不会互相影响。当然,没有人会相信这堵“中国墙”真的很高,反而认为谢国忠在恪尽职守地为大摩的利益服务,毕竟这与谢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直到谢国忠离开大摩,人们的质疑声才逐渐减少,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平息。

  股改后,谢国忠对内地股市几乎一路唱衰,人们的质疑之声又响了起来。很多人相信,谢国忠是在为离开大摩之后成立的基金服务,他对中国股市走低如此感兴趣,是为了抄中国上市公司的底,得到漂亮的投资业绩。

  谢国忠为何总是如此尴尬?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表达欲,总是想表述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展示他作为经济学家的独立品格。这样的研究者,投行中不乏其人。大摩就有,那位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总是一路悲歌。但真正在行动上做空美国经济,并因此从这场次贷危机中获利的是高盛,而不是大摩。从谢国忠离开大摩的导火索——那封引起争议的信来看,谢国忠确实有些独立精神,他明知道新加坡作为东亚重要的金融中心对大摩的重要性,却出言不逊,讥嘲新加坡的经济成就,指出中国和印度取得的成绩要大得多。当然,这封信是私下交流的,却被公司内的“政敌”曝了光。

  说谢国忠只是个性独立,没有丝毫利益因素,未必符合事实。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投行中人随身份转换而变更话语方式的例子。他们可以为利益所需,将中国神华H股的股价高看到100港元,也可以在烟雾之下卖出自己的分析师推荐的股票。当他们在外资投行时,往往抱怨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不够开放,闭关自守,认为唯有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才是中国金融机构的正途。而一旦离开外资金融机构,转而成立自己的投资机构时,他们又强烈呼吁政府建立一视同仁的、公平的市场环境,呼吁对内资开放比对外资开放更重要。他们也批评美国,如谢国忠批判美国才是货币操纵者,但无关痛痒。这就是金融领域中海归派的半吊子情怀,很难有彻底的、明朗的见解,总是被内部独立见解与外部的利益考量、文化差异撕成两半。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