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印花税:霍德明教授掏浆糊的技术有点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 22:30 新浪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李健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坚决反对用下调印花税来激活股市”,说“一般的中小投资者自己要保护自己,就是当时你能玩得起就玩,玩不起的人怎么能让政府来保护呢?”,从网上读到这段文字我就知道,霍教授必将遭遇“排山倒海”的“漫骂与指控”。果不其然,据说一个相关帖子下面竟然有上万条反对跟帖。网友的反对和指责主要在两方面。

  第一方面的反对意见是:政府 07年5.30“半夜鸡叫”性质的突袭加税,本来就是“非法的”,因为政府非经议会的征税实为违法,性质等同于抢劫,这在法治国家应是公民常识。对此事件,复旦大学维森教授、浙江大学汪丁丁教授等经济学领域学者有过严厉的批评。霍德明教授来自民主法治相对更成熟的台湾,应该知道这一点。既然“政府 5.30半夜加税”不合理、不合法,那现在“纠正错误”“改回去”也就没有什么不对。

  第二方面的反对意见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理所当然是政府应该保护的,这并不单指政府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和效率,有责任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而是说,市场出现非理性的暴跌的时候,政府救市是合理的。近的,是市场经济非常成熟的美国,政府对于华尔街是“不遗余力”出手拯救;远的,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中央政府帮助香港特区政府对于同样非常市场化的香港股市的强力救市行为,这不是我们一贯宣传的“政府救市”经典正面案例吗?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没有“玩得起就玩,玩不起的人怎么能让政府来保护呢?”让这些投资人风险自担,自生自灭。这些,都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明证。即便作为学术层面的问题,虽然有学者因观察视角和评判原则选择之不同而有不同意见(这可以一一讨论),但是总体而言,“肯定”也是主流。例如,最近,我与一直活跃在证券市场的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先生聊到这个问题时,陈教授甚至主张政府应该全部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是否应该救市,更大程度是一个公共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作为公共问题,任何公民都有权表达他的赞同或不赞同,当然这也应该可以包括来自台湾的霍德明教授,但是,一万多条强烈反对性跟帖,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民调”。

  作为公共问题,具体到中国目前以及未来三五年,政府随时准备“救市”更是责无旁贷。何以言之?道理很简单。针对“股权分置”的“对价股改”全世界独一无二,它完全是在政府主导下半强制性推进的,目前它实际只进行了一半,这一改革要等所有的解禁股完全平稳上市之后才算相对完结。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做事情,怎么能够做一半就半途撂下摊子不管?更重要、更有力的理由是,“对价股改”之后解禁股上市套现的主体是谁?90%以上或者说绝大多数应该是国有股股东。这就是说,政府是“对价股改”之后 “大小非”解禁股上市套现最大的利益相关主体。政府从对价股改中获得了巨大的同时也是最大的利益。但是目前以至未来几年,正是这来自于政府国有股东群体可能有的巨大的套现压力,已经并可能继续导致市场暴跌(短短两三个月市场整体40%以上的跌幅不算“暴跌”?),政府如何能不负责任不管不顾,任由极低成本的国有股股东疯狂套现伤害给国有股权增值做出最大、最直接贡献的流通股股东群体?

  以上两方面的理由,我觉得基本上都是无可辩驳的。但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政府是不是应该把过高的股票交易印花税降回去,哪怕是一定程度地降回去”;第二个问题是“政府是不是应该救市”。我觉得两个问题都应该是肯定的,其否命题都是站不住脚的。但是,霍德明教授把这两个问题揉到了一起,并且喊出“坚决反对用下调印花税来激活股市”。显然,它也是站不住脚的。

  面对网友“排山倒海”的“漫骂与指控”,4月1日,霍德明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上以《再说一次:我坚决反对用下调印花税来激活股市》帖子做回应。帖子虽然很短,但是,霍德明教授把问题弄得更加复杂,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霍教授把问题转移了。

  通读该贴,霍德明教授的核心思想是:目前通胀率很高,07年央行“上调10次存款准备率与6次利率,仍然是无济于事”,霍德明教授认为中国通胀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外汇占款”的货币发行过多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房市、股市和一般商品市场价格上涨。而抑制通胀是政府当局当前最首要的调控任务,因此要紧缩,要压制“三市”价格的过快上涨。

  于是,霍德明教授由此强调说,“在政府没有提出有效办法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之前,中国的股价,房价,物价都还有一大股压力急待释放。就事论事若是没有这些不正常的压力,印花税就像是托宾税一样,它的影响力道有限。但是在此时此刻的巨大压力之下,印花税的丝毫变动都会造成股民心里更大的波动,到时一定是股价上冲下探,投机者坐享其成,大赚特赚。以后,政府看到情势失控,再度调整印花税,如此周而复始,可怜的散户永远是别人的鱼肉。身为学者无法亲自打击罔法投机之徒,只能再说一次:我坚决反对用下调印花税来激活股市!”

  很显然,霍德明教授的帖子《再一次说》是在转移问题。将“降印花税”这个公共问题,转移(转化)为“降印花税不解决问题,甚至可能(散户的境况)更糟糕”这样一个更具技术性的问题。这种转移是粗暴的,有点“障眼法”的意思,留下硬伤不少。何以言之?听在下细细道来。

  一个“降交易印花税”的“小问题”,霍德明教授依次联系上了 “通货膨胀”(“房市、股市和一般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流动性过剩”、“紧缩性调控”、“股市波动”、“散户成鱼肉”,这似乎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但霍教授或许太随意,链条每一个链接都可能存在问题。

  外来资金多,强制结汇制度下外汇占款途径货币发行大,确实是07年(尤其是11月以前)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也确实是07年通胀的原因之一,但它并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尤其是食品价格)过去6个月(尤其是过去两三个月)明显走高的原因跟流动性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可以这样说:过去两三个月的CPI明显攀升与其说是需求方面的原因,不如说更多是供给方面的原因,“猪瘟”、“雪灾”、“春节”、“国际市场涨价”几者的叠加更重要,当然还有长期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定程度的持续农地撂荒这一基础,这些,才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更重要的原因。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方面也有类似情形:世界范围内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涨价等供给方面的因素才是的PPI上涨(相对CPI要弱)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什么“流动性”,更不是从各种渠道进来的外来“流动性”造成,所谓“过剩的流动性”去哪里了?主要是股市和房市,而不是一般消费品市场或生产资料市场。但后者(尤其是CPI)才是我们更在意的,或者说主要在意的,至少目前应该是这样。目前已经暴跌的股市和已经明显滞涨的房市,不应是政府要“向下调控”的目标,因此,谈股市,不必扯上已经越来越不成为问题的“流动性过剩”。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层面,还是在股市、房市层面,我们现在要担心的已经不再是流动性过剩(尽管未来要防范再次出现),而应该开始准备应对流动性不足。看看全世界有几个人还在谈“流动性过剩”,大家都在谈“流动性不足”,都在应对“流动性不足”。美国流动性不足,但是美国的CPI、PPI照样涨。中国排除房市与股市以外的一般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实际上与美国的商品价格上涨的性质非常类同。

  由于我国当前通胀更大程度是成本推动型,真正合宜的药方因此不是什么“抽紧银根”、“抑制外来游资”,而恰恰在于全面的“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供给。对于失业严重的今日中国,这远比不可避免的、一位数的轻微“通胀”更可怕,也毫无疑问更重要。对我国当前通胀的真正症结研判不准,乱下“紧缩银根”药方的后果是严重的。高度敏感时期银根紧缩稍有不当就将严重伤害经济增长,造成似乎已经隐约可见的经济显著衰退,加重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失业,出现经济衰退、供给不足进而通胀持续不减的“滞胀”局面。这种药方才是真的南辕北辙。

  由通胀以及治理通胀,到股票市场的印花税,是一个大的跳跃。即便本人上述关于通胀的分析和判断完全错误,也难以由此推到“不应该下调交易印花税”。关于“激活股市”,有深厚金融学专业背景的霍德明教授应该很清楚,股票市场主要不是“零和博弈”,散户与大户投机者更多的情形是“同输同赢”。降低印花税,对于整个市场都是一个利好,对于散户投资人总体上而言也应该是一个利好(对于总体上印花税大于企业分红的市场尤其如此!)。我们真正需要担心和防范的是一些可能提前知道这一政策消息的人不应该有而可能有的内幕交易谋利,由于种种原因,要防范这种不当利得在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颇有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不应下调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高得离谱的印花税”的理由。既然广大“无知无畏”的散户吵着愿意承担“因为下调印花税,市场将更大幅度地上下波动,自己可能跌进更大的陷阱”的风险,并且这种理由在法理和情理层面都站得住脚,霍德明教授您操哪门子心呢?“玩得起就玩,玩不起的人怎么能让霍德明教授来保护呢?”

  当然,无论如何,无论在学术问题层面还是在公共问题层面,我都真诚而坚决地捍卫霍德明教授和我本人以及其他任何人胡说八道的权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