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论高管天价年薪:官与商的价值不可混为一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 17:48 山西日报

论高管天价年薪:官与商的价值不可混为一谈

  “中国平安”2007的年报披露后,公司高管们的“天价”年薪,不仅成了资本市场的公共事件,而且成了舆论近期关注的热点之一。年报显示,该公司有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税前薪酬超过4000万元,董事长兼CEO马明哲税前报酬更是高达6616万元。

  “平安”高管们的薪酬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在股民圈内,是因为与平安高管的天价年薪相对应的,是该公司股价从去年10月24日的149.28元跌至3月25日的48.3元,流通股股东损失惨重。可是,人家这是去年的年薪呀,今年与绩效挂钩的高管薪酬结算期还没到呢,也许过几个月平安股价又涨上去了。另一方面,在一般民众眼中,高管们的高薪不免使人勾起对收入差距过大的不满。这收入差距过大,按新任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最近的分析,是中国当下诸多社会问题的总根源。总之,垄断行业的国企平均收入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国企内部管理层特别是高管与普通员工差距巨大,人们要求明确国企的公益性质,要求限制国企高管的收入,都是完全正当的。

  但是,具体来说时,我们对“平安”高管们巨额薪酬提出质疑,要以理服人,情绪化的责问不仅无力,而且往往是可笑的。近来,在网上引起众人共鸣的,是一篇题为“国企高管的贡献是吴仪的400倍吗”的文章。

  这忿忿然的一问,将官与商的价值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实有两大问题。第一,表现出国人浓厚、浓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论者似乎义正辞严地反诘,中国平安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梁家驹,凭什么年收入是吴仪任国务院副总理时的400多倍。我倒要反问,梁某的薪酬为什么就不能是吴仪的400倍?是不是经商搞贸易的人,应该限制他们的薪酬不准超过某级别的官员? 其实,这世界上体现对一个人的贡献高低评价的尺度并不是只有金钱一个。孙中山早就说过,做官是为做事,做官为了发财的人就不要做官了。代表国家权力的官员的权威感、成就感、社会地位等等,是商人无法比拟的。所以,前几年,美国有个大富豪拿出数亿美元来参加总统选举,可惜打了水漂。在中国,现在已有一些富人拿大把的钱竞选“村官”,有的是为了揽权赚大钱,但更多的只是想扬眉吐气一回。事实上,正因为当官的社会地位与声誉不可以钱财衡量,尽管中国比吴仪有钱的富人成千上万,但在笔者心中没有几个可与吴仪相提并论。由此,也可以引申出,谁怕钱财上吃亏,乃至叫喊当官辛苦,他尽可以退出政界,候补的人排长队呢。

  第二个问题是,正因为将官员的贡献估值为最高,所以,对国企高管中不该享有高薪的那部分人反而得默认和支持了。

  有些国企是非驴非马的东西。它享有行政或资源垄断地位,本应是公益性质的;但它们又要赚钱,许多还是上市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既然政府坚持把国企做大做强,在全球化背景下,就得花大钱聘高管留真人才。特别是在金融类新产业里,没有高薪,人才就流向外资企业了,甚至连有点工作经验的白领都留不住。在全球化背景下,平安公司高管的年薪与华尔街的高管们比,哪里谈得上“天价”呢。可是,我们的国企里的高管并不都是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经理人。一些派到国企里的党政干部本来就是任命制的官员,也不可能“流失”到外企去。他们凭什么与那些职业经理人一样拿高薪?显然,我们若用薪金水平来估价一个人的贡献,说吴仪这样的官才能拿高薪,商人不能超过,不是正好为派到国企去的那些党政干部拿高薪做辩护吗?

  “官本位”的意识真是祸国害人呀!

  (作者鄢烈山系著名杂文家,现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中国平安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