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民激辩A股牛与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1:04 浙江市场导报
作者:段周媛 柴丹 早春二月,证券市场鲜有暖意,寒流不断。上证A股从2月1日的4672.21点跌至2月26日最低时的4121.31点,已连续多日在年线下方盘桓。大盘的疲弱态势以及近期政策面、消息面的种种因素,促使一些人对A股后市产生了严重分歧和质疑。 例如,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早在2月4日就已提出:“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股市已经进入熊市”。2月13日,他又撰文指出:股市由牛转熊,并已进入了慢熊通道。他认为,每轮中国熊市的跌幅都要在50%以上。 毋庸讳言,中国股市现在弥漫着严重的熊市气氛和情绪。 其实早在去年8月,东方证券股票策略分析师宁冬莉博士就曾公开表示:“以股改为标志,以‘从制度折价到成长溢价’为核心内容的‘黄金十年’第一阶段已完美谢幕。”之后,大盘果然在四季度步入调整并延续至今,而机构和基金随后也纷纷看空后市,抛售股票。 但更多的人仍坚定看好后市。采访中,有专家对《市场导报》记者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本轮下跌就此打住并筑底回升,似可认为牛市未死;而若进一步再创出新高,就是牛市仍在。反之,如果行情处于下跌中继,上证指数不但会跌破4100点,还会跌至3600点甚至更低,那么,牛市已死,大熊来临。 导报记者在本周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和投资者,在此将他们的观点集中呈现。 正方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 牛市并未终结 观点1:调整不改牛市主基调 濮行健 男 42岁 杭州某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 我坚定看好后市。目前的调整从宏观角度来看,是正常的适度回调。 在中国整体经济未明显走坏的情况下,不能轻言熊市。虽然楼市出现拐点,但股市总是先于楼市作出反应的,股市在去年开始已经提前作出反应,比如5.30。楼市与股市两者的关系,就是跷跷板的关系,所以股市不可能走熊。 具体的理由有几个方面:人民币将持续坚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产业在不断升级,产能已越来越高,经济出现腾飞;经济适用房、医疗改革、劳动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的政治举措,伴随的必将是经济上的繁荣,直至取得世界经济的话语权……所以,目前的调整仅仅是暂时的,是针对5.30的调整,但不讳言有些过了。 上市公司会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青壮年时期,也是认识的发展阶段。由此,我坚定看好后市。 观点2:长期乐观,短期谨慎 阮肖林 男 招商银行理财师 去年10月以来回调较大,内忧外患几个方面因素导致股市降温,股民信心低迷,基金被动减仓——统计表明,净赎回量大于净申购量,其间虽有暖风频吹,但效果不大。 从黄金十年来说,这是一次时间较长的结构性调整,如果过了两三年回过头来看,这是一次正常的调整。一些大蓝筹股目前的市盈率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目前一些强势股补跌。未来的大势取决于政策面变化和资金的进入,市场才有可能渐渐回暖。有人说,2008年度行情是跌出来的。A股市场的波动已远大于成熟市场。 对策就是静观其变。行情总在绝望中产生。现在的市场还没有止跌,投资者应谨慎入市。毕竟,股市里涨涨跌跌,赚钱的总是少数人。 我的观点是:用时间换空间。长期看,相对乐观;短期来说,谨慎对待。 观点3:等待机会 降低期望值 朱正敏 女 30岁 浦发银行理财师 虽然近期新基金开闸,但销售情况并不好。浦发银行代销的一只理财产品原先要3月下旬推出的,但现在也提前推出了。 目前大家还是没有信心,增发、大小非解禁等都是利空,一些基金从四季度就出现亏损。但如果说市场由牛转熊这不好说。我似乎不能认同。 我的看法是,半年内市场不会大踏步前进,但说不定什么时候来个政策救市的大利好,就会出现一波反弹。散户即使在牛市也不容易赚钱,反弹时还是逢高减仓比较好,降低期望值,有赚就行,撤出部分资金买些基金。毕竟基金公司有那么大的一支研发队伍和专业人士,即使出现短期亏损,也比散户小很多,况且可以通过主动调仓换股来化解风险。 观点4:跌得越狠,希望越大 侯东岳 男 博士 大学金融系教师 A股的下跌已经持续了约4个月,现在又到了一个关键的点位4300,这是5.30和6.20的高点,对上证指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连2月1日那样疯狂的杀跌也只是刺穿了这一线,收盘依然回到这一区域,第二天即演出了一场惊天大逆转;2月22日的杀跌更是在此区域止步。 可以说在4300点附近,才是真正的牛市的重要支撑位。股指在浦发银行和大秦铁路带领下的暴跌并不可怕,跌破4336点也是必然的,不跌破怎么诱空呢?甚至在4336点之下也还是有可能暴跌,但是这都不可怕,机会是跌出来的,而且大盘下跌也不意味着个股也会跟着下跌。但是一定要密切关注上证综指在4336点以下持续的时间、成交量的变化,以及涨跌的速度!这三方面将是判断未来A股牛熊的重要依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