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增发正从火焰山转变为水帘洞(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7:29 证券日报

增发正从火焰山转变为水帘洞(2)

  进入2008年,尽管中国股市的牛市趋势并未得到改变,但在经历了连续2年半的疯狂上涨之后,中国股市从牛市的上半场走到了牛市的下半场也是不争的事实,投资者对股市的看法也随着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过渡开始发生变化。人们的投资行为也从上半场的盲目追捧逐步变为下半场的理性投资。在这种状况下,上市公司的增发,其对上市公司业绩贡献的利好效应被市场打入“冷宫”,而其对市场资金面的挤出效应却被市场无限放大,投资者普遍担心,随着越来越多已经上市的公司推出一个个巨额的增发再融资方案,如传言中的浦发银行增发融资400亿元等消息的陆续出笼,加上今年新股的发行上市以及创业板的即将开设,市场的资金供求平衡关系将被打破。虽然管理层适时批准了6只新基金的发行,预计募集资金600亿元,但这600亿元资金与巨额增发这个“吸血鬼”相比,简直就是和赵本山比忽悠,小巫见大巫。

  随着市场资金供求的平衡被打破,已经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股价一个个跌破了增发价,这种现象又反过来到逼即将实施增发方案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中国平安在推出增发预案后,其股价从昔日的“百元明星股”一下子沦落到了如今60多元的价位,股价跌去了40%多。而类似浦发银行,大秦铁路等一系列风传要实行再增发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更是连续暴跌,让满心欢喜指望通过增发捞了个盆满钵余的上市公司进退两难。

  市场对增发的越来越不给面子,给一心想通过增发来圈钱的上市公司从头到脚浇了一身冷水。而管理层也适时注意到了市场发生的这一新变化,通过政策调控之手意欲控制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本周,证监会发言人明确指出,上市公司的增发再融资应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对“为圈钱而圈钱”的恶意增发行为将不予批准。一语既出,市场立刻是给足了面子发力上涨,给点阳光就灿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市场对增发再融资的厌恶行为。

  其实,增发不增发本来是上市公司的家事,在我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真的有好的投资项目需要资金的支持并不难找到资金。而上市公司之所以一窝蜂似地去赶增发这个潮流,主要还是因为增发的成本相对较低,对募集资金的投向监管相对较松,有的上市公司甚至用增发募集资金干起了申构新股的勾当。由此看来,要是想刹住“恶意”增发潮,还得从从严监管上入手,让那些恶意圈钱的上市公司得到其应有的惩罚。

[上一页] [1] [2]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