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重新认识资本神话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15:46 扬子晚报
——写在A股市场新一轮大跌之日 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的最新消息,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发行人的融资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面对大盘下跌,管理层终于坐不住了,但愿这样的表态能够稳定市场的情绪,扭转大盘的颓势。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A股市场仅仅是严束增发就能“春光一片”吗? 资本市场从来就没有什么神话,也不会有所谓的神话出现。曾经的大蓝筹“神话”终于在中国平安的再融资,以及浦发银行、大秦铁路的巨额融资传闻中彻底土崩瓦解。市场为之付出的代价是,股指暴跌与投资者信心急剧下降,即使是监管层重新启动了新基金发行的背景下同样如此。 投资怎能是博差价 投资者在网上说得辛辣:天量再融资来了,禽流感来了,你不控制源头,光养“鸡”有什么用?“鸡”再多,也不能遏制禽流感。连发五只基,又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老把戏!难道想让基民为增发买单不成? 投资者不明白,天天“次贷”、“次贷”的,中国股市的跌幅是美国股市的两倍,难道次贷发生在中国不成?说穿了,和次贷关系不是很大,倒是竭泽而渔,完全不顾外围市场和中国股市供求关系的变化,才是股市暴跌成为常态的原因。 现在的中国股市作为外行人还是少碰的好,虽然传闻中很多人挣了钱,股市总有涨跌,何况牛市已经持续了两年,半年来进入的新股民真正挣到钱的并不多,反而是形成了赌博的心态,亏欠了的想捞本,炒股的结果可能是越亏越多,仔细分析中石油的市盈率,凭什么中石油要保持那么高的市盈率,太多听信所谓专家的推荐,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宰,没有其他出路。 数据显示,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达2005亿元,比2006年增长10.2倍。去年上市公司分红的总额大约1800多亿元,因此,造成了大牛市资本市场仍是零和交易,而零和交易的条件下投资者入市不能以获取上市公司的分红收益为目的,因此,只能博取差价。 蓝筹何以靠资金堆 无论是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还是浦发银行与大秦铁路的相关传闻,只不过均是进一步印证了蓝筹的破灭而已。而中石油股价遭“腰斩”则是对牛市的极大讽刺,更是蓝筹破灭的一大标志。 市场人士曹中铭指出,由资金“堆积”起来的蓝筹股经过暴炒后必然存在价值回归的过程,这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去年上半年低价股、题材股的疯狂最终招致了监管层的不满,而调整印花税政策的出台,不仅将股指打得“变形”,也导致介入其中的诸多投资者亏损累累。有了此“前车之鉴”,市场又回到了“价值投资”时代,而遭遇了集体郁闷近半年之久的基金也迎来了宣泄的机会。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蓝筹股的躁动,有基金大规模发行的因素,更有市场投资理念发生改变的因素。正是由于印花税政策的出台,才调整了投资者的投资思路,才有大量资金纷纷进驻蓝筹股,并将其价格从一个高位炒到另一个高位,市场风险随之而来。因此,对于蓝筹股神话的破灭,早就埋下了祸根。 基金岂止是“输血机” 股票型新基金正在成为市场融资的“输血机”。在市场急速暴跌中,管理层急批新基金出笼,但它们是托盘的“义士”吗? 市场人士祁和忠指出,从理论上说,2006年,股票基金平均取得了100%以上的收益,主要是依靠股改送股以及连续5年熊市后的价值回归,2007年,股票基金平均又取得了100%以上的收益,则是依靠对未来几年预期收益的透支。因此,基金这个舶来品,在国内一些基金公司的胡乱操作下,已经开始变味。最近四个月来,股市持续大幅下跌,基金恶性圈钱的行为遭遇市场报复。 事实上,最近上市公司圈钱行为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股价太高,对上市公司构成了致命的诱惑,而把股价推到远离价值区间的高位的,恰是那些基金。 去年四季度,在股市处于五六千点的高位时,一些基金公司不顾自身投研部门看空市场的事实,照样大搞基金分拆或转型等持续营销,将大量基民套牢在高位,当初1元面值的基金现在已跌到0.90元附近,有的甚至已跌到0.85元以下,投资者损失惨重。基金公司为了扩大资产规模,多收管理费,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其营销与投资过程不乏涉嫌违规或违法之处,而投资者在屡屡上当并发生亏损之后,也已经开始觉醒,对基金恶意圈钱的行为产生警惕。 当前,市场已经呈现一种基金重仓股引导的极端非理性杀跌状态之中。这种关键时刻,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很难扭转惯性下跌的颓势;这种关键时刻,强有力、对症下药的实质性政策出台护盘变得较为重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