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志伟:稳定回报和长期投资是成功法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7日 21:44 理财周报

  王志伟

  理财周报的读者们:

  你们好!

  按照一般官方通行的计算方法,年收入在6万至5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家庭,那么中国国内目前中产阶级的人数大约有1.5亿,而且,在10年后这个数字还会接近翻番。

  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使得资产能够保值增值恐怕是摆在所有中产阶级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迈入中产阶级这个阶层以后,一个家庭要想维持和提升生活品质,特别是退休以后的生活质量,这个财富管理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据统计,一个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大城市的白领,要想过普通安稳的一生,在住房、汽车、子女教育、餐饮、短途旅游、养老金等等方面的需求,总共所需要的资金是400万元到500万元人民币。这么大的消费金额如果不尽早进行财富规划和管理而仅仅通过薪金收入和储蓄是很难达到要求的。

  因为,在时间的长河里,通货膨胀是货币购买力最大的敌人。统计显示,1989年到2007年的19年间,除了1998年、1999年和2002年以外,CPI每年都是正的上涨,物价累计上涨了1.75倍,100块钱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为36块,下降了近2/3,通货膨胀对购买力的侵蚀可见一斑。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储蓄的习惯,但数据显示储蓄只对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提供帮助,在通货膨胀面前同样毫无办法:过去17年以来的一年定期平均储蓄利率是5.06%,而通货膨胀率是5.14%,两者相比实际利率仍然为负。

  长期投资尤其是证券投资是战胜通货膨胀实现财富增值的最佳办法,根据理柏的统计,过去20年全球配置型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是11%,而全球债券和美国三年期国债的年收益率分别为7%和4%,而且投资的周期越长获得的投资回报会更佳。

  对1970年至2003年间S&P500的研究表明,投资期限为一年取得负回报的概率为22%,投资期为6年的亏损概率下降到了5%,而投资期在10年以上的则没有亏损的记录,全部是正回报。长期投资的好处一是避免亏损的出现,二是复利带来的巨大累计效应。

  投资期不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对最终的投资总收益影响巨大,比如下面的两种收益情况:

  方案A三年的年度收益率分别是50%、-25%和15%,而方案B三年的年度收益率都是10%。看上去方案A的收益似乎更吸引眼球,但实际方案B的复合增长要高于方案A的复合增长3.72个百分点。

  不要小看几个百分点的差距,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复合收益带来的差距将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一个年复合回报10%的投资在20年的时间里总回报是6.7倍,而年回报如果提高3个百分点,20年的总回报将提高到11.5倍;年回报如果是20%,则20年的总回报将达到38.3倍。10个百分点的差距将使得20年的总回报相差近6倍。

  时间所带来的复利是投资总回报的另一个加速器。还以上面的例子为证,年均20%的回报率如果投资的时间再多10年,则30年的总回报是237.3倍,仅仅多投资了十年,回报就要多出近200倍,以10万元初始投资额计算,20%的年复合收益在20年后将变成383万元,而30年后变成2373万元。时间的威力真是无穷的!

  上述案例带给我们投资人最重要的启示是: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和长期投资是投资成功的法宝。

  中国股市这几年飞速发展,以上海综合指数计算翻了5倍。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长期看资本市场超高的投资回报率既不可能也不符合逻辑,因为证券市场长期看反映的是实体经济的状况,长期投资者实际上享受的是实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现实世界中实体经济在成功的情况下年回报率只是在10%-20%之间。

  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过去还是现在,实体经济中从来都没有产生过长期年回报超过20%的案例,相信将来也不会出现。因此,作为实体经济的间接参与者,证券投资者的短期回报有可能大大超越正常的范围,但长期回报一定是在实体经济的长期回报率(10%-20%)的基础上进行波动,而不是长期保持超高的收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股市在经历了前两年的飞速发展后一定会回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来,而且在这个回归的过程中会给我们所有的参与者带来新的挑战。

  我们要有面对这种挑战的准备,更要有应对的措施。不过,挑战和机遇向来都是并存的,未雨绸缪、精心耕耘,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所带来的空间和机会仍然是无限的!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