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年股市三大风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09:30 《小康》杂志

2008年股市三大风险(2)



   基金的翻云覆雨手

  从事IT行业的林先生现在只要一想起被套的股票,就感到坐立不安,情绪低落。去年9月的时候,经过慎重的研究和考虑,他以31元多的价位买了3000股栖霞建设。支持他在高位大胆出手的想法,除了该公司属于最热门的房地产业、业绩优良外,最主要的是,他还认为,自从“5.30”调整以来,基金再次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基金重点布仓的大盘蓝筹股彻底主导了行情发展,而这一格局是符合管理层一直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的,虽然大盘在不停创出新高,但风险并不会很大。

  但随后的发展并没有如林先生所愿,10月中旬大盘在创出6100点高位之后,大盘便掉头向下,在大盘蓝筹股的带领下,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盘跌去了1000点。林先生的栖霞建设也一路下滑,最低下破了20元整数大关,直到现在还在23元左右徘徊。后来,林先生才获知,基金的抛空行为来自于管理层对基金的“窗口指导”,这在业界已经不是秘密。

  自2006年以来,基金作为市场参与的主力之一,对市场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在2007年,这一特征得到了极大放大。总体上跑赢大市的众多基金似乎创造了中国股市中的新神化。越越多的新基民加入进来,更多的股民转作基民,越多越多的搬家存款从银行流向基金。基金发行一片火热,盛况空前,动辙几十亿上百亿的新基金都在短期内募集完毕,甚至于不少所谓“好基金”在一些代理发行的银行都上不了窗口,早就“内部认购”完了。所以后来实行了认购比例配售。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去年一年,管理层就批准了46家基金发行,募集金额达到了几千亿元。

  随着基金数量的膨胀,募集金额的扩大,基金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07年这一趋势发展到了极致。“5.30”之后,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引领大盘在短短四个月内就一举突破了6000点,而这在几年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基金对市场的控制力在增强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而风险也随之而来。

  “政府可以通过批基金这个‘水龙头’来控制股市”,谢国忠向《小康》记者解释,“认为需要托市就批几个基金,而一旦看到有泡沫了,就可能停发基金。”

  而最直接的风险则来自于对基金的直接干预。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向《小康》记者透露,在某些敏感的时间段,一些来自上方的“窗口指导”就会向下传达,基金经理只有照此方向调整战略。

  另外一个风险则来自基金后续资金不足。“中国股市泡沫一方面是流动性问题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来自老百姓对基金的误解,一是认为基金是一个风险比较低的品种,二是对基金价格的误解,觉得新发基金价格便宜。但如果老百姓哪一天不信这个了,那么就会引发较大的市场风险。”谢国忠告诉《小康》记者。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

  对于2007年的中国股市来说,上市公司业绩的超预期增长无疑是推动股指频创新高的主要动力之一。在许多机构看来,受益于所得税改革以及经济整体景气,2008年这种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但在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延续增长趋势的同时,众多机构都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增速回落”的判断。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大幅回落,则带来的震荡非同小可。

  “2008年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锐减,可能会使业绩缩水不少”,樊少杰进一步向《小康》记者解释,“从2007年上市公司财报分析看,投资收益占到了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主要得益于股市和楼市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显然投资收益的这种超常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另外,樊少杰还指出,2007年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累计效应将可能在2008年释放,由此对微观实体的影响不可小觑,紧缩的货币环境对上市公司的发展空间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最后,由美国次债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我国经济影响显著,这也是制约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有机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经达70%,出口以及由此拉动的投资需求是我国本轮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但从国际环境和国内政策角度来看,在经历了超高速增长之后,出口增速在2008年将会出现一定程度放缓,这会制约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政策环境中,2008年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还存在相当大的变数和不确定因素,未来业绩一旦和市场预期相差太多,那么挤压股指泡沫的行为则势在必行。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上一页] [1] [2]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