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年理财十大悬念:印花税还能下调吗(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3:28 新世纪周刊

  但CPI依然考验着管理层的调控智慧,如果持续在高位运行,连续加息依然不可避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房产的租金回报率都不到5%的前提下,一年期固定利率如果突破5%,房地产无疑会受到重大打击。所以在公开场合,唱空中国股市很长时间的谢国忠把2008年最大的风险归结在土地价格调整。

  更值得深思的是,对于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的中国,CPI高企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影响深远,和谐社会也需要和谐的CPI。

  10:房价

  遭遇了2007年年末的“房流感”,这辆在过去三年中加速行驶的房价列车,在新的一年里可能减缓速度,但是却依然难以改变挺进的轨迹。

  针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2007年12月28日中国房地产高层权威论坛上说:“从来没有什么房地产宏观调控

  政策,只有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不管猪肉价格,也不是针对房地产项目,它只管货币的价格。”

  一位地产业内人士则就宏观调控对房市的影响说道:“这叫‘在误解中的期待,在期待中的误解’。”他的论调与陈淮相同:“我们只能说宏观调控波及或者影响地产行业,而不能说中央出台什么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更不能说宏观调控政策要打压房价或者打压房地产业。”

  随后,“两个防止”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说明2008年政府的工作目标是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而不是彻底打击某个产业。”中国工商联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对《新世纪周刊》表示。

  那么,2007年房地产投资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行业中的出头鸟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是非金属矿制品业,增长56.1%,其次是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加工业,增长36.4%。与此同时,更受公众关注的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1.8%。起码在这些数字上可以看出,房市并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除了政策,市场也是影响房价的关键。而2008年中国房市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仍难以改变。广发证券地产分析师花长劲指出,2006年,中国共销售商品房6.6亿平方米,而全年商品房供应量仅为5.30亿平方米,商品房供需之间仍有很大缺口。

  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其博客文章《无法改变的需求》中指出:“需求是不会因调整而消失的,调控只解决了这种需求是在今天、明天或是后天来兑现。因此调控在解决调整供求矛盾的同时,必须找到最终满足需求且供求相对平衡的办法。”

  无独有偶,《新世纪周刊》采访的开发商皆对中国城市化所产生的刚性需求深信不疑。由于对中国经济成长的信心以及城市化居住需求的乐观预计,开发商们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总需求并不会随着宏观调控的紧缩而改变。

  开发商们认为,包括2004年以来以压缩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题的宏观调控并没有有效遏制房价上涨,主要原因还在于压缩“地根”所造成的土地总供给不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