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十大金股如此黯淡 为什么机构看多而不做多(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0:3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岁末年初,各大机构的2008年投资策略及十大、二十大金股纷纷出炉,工行、万科等股票推荐率十分高,但事实是,恰恰就是这些股票跌个不休。为什么会出现机构看多不做多的情况?投资者该如何看待机构推荐的金股?

  我们粗略统计了12家权威机构2008年的荐股情况,发现万科、贵州茅台中国国航等9只股票被1/3以上的机构同时推荐(表1),而且由于推荐的其他股票也大多集中在金融、地产等几个行业,所以投资者会感觉重合度非常高。

  但无论是看2007年10月16日以来的调整,还是看新年以来的走势,除了茅台、联通,其他股票均表现不佳,跌幅较大盘更深(表2)。由此投资者产生疑惑:为什么机构看多而不做多?

  近期基金披露了2007年四季度投资组合情况,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基金对于金融、地产的配置一直较大。而且即使在调整时的去年四季度,基金对于金融行业依然是增仓的,市值从三季度的5017.22亿元增加到了四季度的5456.04亿元,行业在基金净值中的占比从三季度的17.19%增加到了四季度的17.84%。而地产行业虽然市值和在净值中的比重均下降,但基金对地产股的绝对持股数量还是增加的,总持股数增加了2.03%。可见,地产股市值及在净值中的占比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地产股在去年四季度跌幅较大。由此看来,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并不完全是看多不做多。

  但是金股的市场表现为何如此疲弱呢?本人认为一是进入2007年四季度以来,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的发行锐减。去年四季度,一共发了10只基金,但其中2只是投资海外市场的,1只是债券市场基金,剩下的6只股票型基金规模只有600亿元左右,这实际上限制了青睐蓝筹股的增量资金入市。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机构没有主动推进。上面的数据显示基金对于金融、地产的持仓变化非常小。基金之所以呈现观望态势,主要是市场预期发生了改变。本来,无论从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还是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估值来看,金融、地产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投资标的,事实也是如此,如万科已经预告2007年业绩将增长100-150%,保利地产将增长70-100%,中粮地产将增长50-100%。券商披露的业绩增幅更大。银行股虽然尚未披露业绩预告,但从2007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2007年增长60%以上几乎已成定局,即使对于宏观调控下的2008年,机构也普遍预期净利润平均增速在50%左右。而在估值上,目前银行板块对应2008年的平均PE大致是24倍,优质地产公司对应的2008年平均PE大致23倍,低于沪深300平均26倍的水平,投资价值凸显。但同时,由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在十年来首次从稳健转向从紧。为了收缩流动性,抑制投资过热,央行在2007年6次加息,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些举措对于金融、地产恰恰都是有所影响的。在种种政策压力下,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继续大幅增仓这些股票几乎不可能。

  总之,宏观调控的压力使得投资者对各大机构重推的金融地产等金股采取了谨慎的策略,也造成了目前市场的短线活跃资金正在积极转向其他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的行业,例如消费品、零售、医药、科技以及一些中小市值的公司和行业,所以我们看到金股跌跌不休,其他小股票却异常活跃。虽然这种情形在短期内可能较难改变,但一旦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宏观政策有所宽松,相信这些成长性好、估值低的金股还是会绽放光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