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年报将至ST股又到搏傻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 04: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年报将至ST股又到搏傻时

  尽管沪深首份2007年年报ST卧龙和S*ST昌源双双延期,但是ST股的岁末行情依然上演得如火如荼。而专家认为,随着年报披露时间的临近,很多有实质性重组题材的ST股会得到各路资金的青睐,但没有业绩支撑的ST股也即将迎来风险集中释放期。对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对ST股还是多看少动为宜。

  广州日报 记者:杨欣

  年报将至

  ST股又到搏傻时?

  由于沪深首份2007年年报ST卧龙和S*ST昌源双双延期,因此今年首份年报将在周四由另一家ST公司——ST长运交出,而该公司自复牌以来天天涨停,从2.95元上涨到昨日的14.79元,涨幅已达401%。

  明知退市身价仍暴涨

  同样疯狂的还有2008年两市第一家被暂停上市的公司——S*ST鑫安。1月7日,S*ST鑫安再次发布公告称:1月22日后,公司股票将暂停上市。但次日,S*ST鑫安经过短暂振荡之后便封死涨停,换手率罕见地达到18.42%;9日股价又从8元多涨到9元多;到昨天为止,股价仍在10元左右。对于一家自2005年6月就已全面停产、连续两年亏损并重组无望的公司来说,这样的表现令人费解。

  而ST板块其他股票也是市场侧目的焦点。一些有重组题材、资产注入的ST股表现极为抢眼,如ST东海A、*ST四环、*ST东方、*ST长钢等ST个股都迭创新高,涨停不断,岁末年初ST板块机会频现。

  市场人士认为,每年岁末热炒ST股已经是中国股市特有的现象。临近年底不少ST股为了粉饰业绩保住壳资源,往往会在年底集中出售资产、收购优质资产,以便改变亏损情况,避免被摘牌,以致部分绩差公司年末突击重组迹象明显。如原定首家披露年报的S*ST昌源,其三季度每股收益便已达到1.323元,跻身绩优股行列。从这些不难看出,具有题材的ST股往往是市场资金重点关注的对象。

  或受大资金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不少ST股控股股东的限售股份也将过禁售期,因此ST公司有动力通过年底的突击运作以便提升其盈利水平,为来年的减持营造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这必然会使得不少ST股产生脱帽的业绩预期,从而使得该类个股也成为年报行情的又一另类角色。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刘力(化名)向记者透露,ST股其实并不乏大资金关注。在市场估值已不低的情况下,ST股具备价格上的天然优势,对部分抗风险能力高的资金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保监会早已发文允许投资ST股票,可见部分ST股已得到类似保资等大资金的认可。例如ST长运天天涨停,每天的封单都非常巨大而成交却寥寥,可见其低价优势和受资金追捧的热度。

  散户莫当最后接盘者

  业内人士分析,大资金拉高ST股股价目的无非两个:一个是拉高后择机出货,再就是豪赌战略重组的预期。由于ST股壳资源紧俏,一些地方政府会考虑在危急关头“拔刀相助”,为本地留下窗口公司,因此每到最后关头多有好戏上演。

  但九鼎德盛张保盈博士认为,像S*ST鑫安这样恶意拉高股价,可能造成政府重组方在重组成本上的被动,这对庄家可能会事与愿违,一旦散户介入,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少具有重组题材的ST股其走势非常“妖性”,主力资金不断地拉高或打压,有些ST股常常有重组消息就开盘涨停,散户难以进入,真正可以进入时又面临着变盘的危险。即使发布重组公告但还未重组的公司也往往暗藏风险。如*ST宝龙,由于半途中止重组,股价在15个涨停后又走出11个跌停。除了S*ST鑫安之外,*ST丹化也是典型的一大“妖股”。从去年12月19日到今年1月3日,*ST丹化连续8天涨停,然后便是绵绵阴跌。

  目前在72家未被暂停交易的*ST公司中,*ST丹化等13家公司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2007年前三季度仍然出现亏损,同时也没有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的计划,暂停交易的风险很大。不少专家都提醒说,ST股都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公司,散户炒作风险太大,建议多看少动为宜。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坦言,尽管迫于交易制度的压力,ST公司有望加快重组进程,但投资者必须控制好仓位,同时认真研读上市公司公告,以便更好控制风险。

  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则表示:“事实上很多资金是专门做ST股的,这部分资金对ST股公司信息的了解远远高于普通股民。如果小股民跟着消息走,很可能成为最后的接盘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