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综合治理走向日常监管 券商凤凰涅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0:40 证券日报
中国证券市场新跨越·2007年终专稿 (三) □ 本报记者 潘红敏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回眸2007年证券业,业内人士普遍这样描述。 的确,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转折性变化,以综合治理圆满收官为标志,2007年的中国证券业取得历史性、超常规发展,行业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并由此步入常规监管新时代。 目前,券商所处的制度环境得到优化,自身的经营管理更加规范,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基本面已发生较大改观。传统业务猛增,创新业务启动,上市热情倍增……这些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综合治理画上句号 2007年7月31日,一场历时3年之久的券商全行业综合治理终于画上句号。从8月份开始,证监会对券商的监管即进入常规监管时期。 统计数据显示,在这场针对证券行业的全面整顿中,证监会共处置31家高危券商,清理账户1153万个,并对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期间共有19家公司被责令关闭,7家公司被撤销,4家公司被撤销业务许可,14家公司和9家营业部被暂停业务,一批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及其责任人被移送公安、司法部门调查。此外,证监会还对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三年综合治理有效化解了证券行业风险,全行业财务状况显著改善,合规经营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同时,监管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基础性制度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日常监管、市场退出和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推动了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为证券公司常规监管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券商业绩突飞猛进 今年沪深股市在2006年“翘尾”的基础上延续了快速上涨态势,证券公司的业绩出现突飞猛进的增长。 从50家券商2007年半年报看,今年上半年,50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净利润417.6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18%和411%。50家券商实现手续费收入5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自营证券差价收入约18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而上年同期,这两项业务的占比分别为57%和22%。 从总收入结构上看,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差价仍是券商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据总收入的65%和22%。平均来看,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85%。而从券商收入排名看,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广发证券的手续费收入均超过40亿元,另有10家券商手续费收入在10亿元以上。这些优质券商上半年成交量超过万亿元,累计佣金收入占据“半壁江山”。可见,2007年券商传统业务猛增,并逐渐向大型券商集中。 另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前11月,深沪两市股票基金权证的总成交金额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445.3%。如12月两市成交额按去年同期的数字保守估算,则全年成交额将超过53万亿元,佣金费率以0.1%计,则今年券商佣金收入有望超过1060亿元。 国泰君安研究员梁静就此分析指出,交易持续活跃、股票发行保持快节奏,以及金融创新日益活跃等,决定了今年券商业“繁荣非常”。 创新催生利润增长点 随着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启动,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券商2007年利润新的增长点。今年首季,共有73家券商出现在上市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涉及上市公司304家。随着股票市值的大幅增长,券商投资收益也巨幅增加。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券商创新业务2007年已崭露头角。如申银万国全面开拓金融创新业务,上半年金融衍生品投资业务已实现差价收入和增加潜在盈利共计2.94亿元;QFII代理业务客户资金额度达30.75亿美元,占全国QFII总额比例约31%。 可以预见,随着直投业务、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的不断推出和扩展,券商的创新业务将成业绩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另据国金证券的统计显示,上半年19家参与权证创设的创新券商的收益为44.148亿元。其中,中信证券独占鳌头,以8.86亿元排在首位。 “虽然不能仅从获利多少上推断券商的水平,因为存在额度限制等因素,但从中还是能够看出其积极的一面。券商在创新上确实做出了不懈努力。”招商证券总裁助理汤维清分析。 “创新业务的开展将推动券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国元证券总裁蔡咏的话,透露出券商创新动力所在。 上市做大做强成共识 “受益于资本市场高景气推动,各券商的业绩增速差别不大,但券商之间的实力差距正在加大,目前中信证券已遥遥领先。”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如此表示。 在李康看来,中信证券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作为较早的上市券商,借力资本市场;二是把握住了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的良机,解决了股权激励问题。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今年券商在借壳上市和IPO上双向推进。从上市进程来看,海通证券、东北证券已正式登陆A股市场,西南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的借壳将成正果,广发证券的借壳预期也可能终将明朗。 李康认为,“把大券商塞进小壳里”的借壳上市是“制度性收益”。正因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压力,才带来了如此低的成本,中小投资者也搭便车取得超常规收益。当然,借壳上市中所发生的内幕交易是“比较不幸的事故”,否则上市风潮会更为圆满。 当然,今年也出现了一些“制度性的缺憾”。李康指出,“缺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券商的股权激励改革未能与借壳上市同步解决,这对于券商这个以人为本的行业来说,尤其令人扼腕。第二个缺憾是今年没有券商IPO,而解决了这些问题的中信证券后续发展力将更为强大。再者,目前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并未真正形成。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的券商无一不是综合化经营,专业化取胜,以研究为主导。在这方面,中国券商尚需努力。 西南证券副总裁庄乾志在充分肯定今年证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提醒,券商业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治理水平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合理,券业合规理念形成等等,这些都要有个过程。 “从世界范围看,金融服务业的持续增长促成了证券业的良好成长性,更不用说在经济起飞和资本扩张大幕刚刚开启的中国。”海通证券分析师谢盐信心坚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