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叶檀:央企是不是股市洪水猛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8:52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NBD评论员

  没有投资者会忽视央企的力量,事实上,央企的国有股东已经成为股市最大的获益者。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先生18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话,再次确认了央企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无可动摇的地位。

  他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公司,中央企业的使命是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因此不会大幅度抛售上市公司股票。中央企业了解自己的价值,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股价泡沫。在股价过高的时候,中央企业会适当地卖出股票,目的是为了提醒投资者当心风险;同样,在股价过低的时候,中央企业也可以买入股票,目的是为了提醒投资人注意价值。很明显,李荣融先生将央企当成了股市的调节器,高则卖之,低则买之。这是国有控股大股东地位带来的意料不到的好处。

  这番表态被解读为股市的利好,减缓了投资者在明后两年“大非”可能大举减持的严重焦虑情绪。但换个角度来想,这番表态未必不是个天大的利空,因为其说明,股市的价值准心不掌握在市场手中,而是掌握在央企,更确切地说,掌握在央企控制者手中,并且以其绝对控股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通常市场通过各种机制来规避风险,比如说推出股指期货,或者推出融券做空机制,使多空双方在博弈之后达到平衡。有关决策者目前推出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其目的大多有一条——“发现市场价值”,如果占据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央企对自己的市场价值全都心知肚明,决策层大可不必推出什么做空机制了,只要让央企买入或者卖出即可,甚至可以让央企成为做市商,那么市场必会沿着正确的道路飞奔。

  笔者曾经提出,在期指中最可怕的风险是人为操纵,即机构向央企融券做空,或者央企自己凭借控股地位做空或做多,那期指就会成为一个最大的圈套。大家就只能尽量绕道而走了。

  当然,国外许多上市公司也是股价高则卖之,或者拆分,股价低则买之,或回购。但这都是个体行为,无关市场大局,很少有无数的巨无霸集团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地让股价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的。

  再深入一步追问,什么是“合理”价位?2007年A股市场对于市盈率、动态市盈率都进行了完全不同的解读,结论是各执一词,唱多者以无数新兴市场的例证证明中国动态市盈率不高,而唱空者则以60、70倍的静态市盈率进行可怕的崩溃预言。而结果呢?市场被资金流稳定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不同的利益群体会有不同的价格取向,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于股指的感受完全不同,被中石油深套的投资者当然希望中石油能够救危难于倒悬,但那些以低价进场的人,以及离“释放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战略投资者则未必认为这不合理。这番表态明则利多实则利空,表面上可以稳定市场,实际上对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将有促退作用。

  值得期许的是,李荣融先生认为,对投资者而言,中央企业最大的责任在于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这有待于央企效率的提升,以及类似于中石油式的固定的境外分红模式,而不是让央企成为混业金融公司,主要以投资获利。

  明年仍是央企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央企上市过程中如何一视同仁地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是将保护投资者利益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在央企整体上市过程中,类似于武石油、中铁二局这样的案例在今后的上市过程中一再重演,那将很难取信于投资者。明显的同业竞争应该如何解决?在回购上市成本增加之后是否应该另辟徯径,允许同业竞争的存在,明显会使目前上市的控股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们陷入困境,进而打压子公司股价以减少成本,这样的资本市场的低端游戏,不应频频出现于央企上市的案例之中。

  央企是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央企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随着央企资源集聚度的提高,央企已经实现了定海神针的自我预言。资本市场同样如此,也许等到央企真正地肯释放控股权的那一刻,中国股市才能找到真正的市场价格发现体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