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生:提高新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08:11 证券日报

  本报讯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它的估值就会被高估。因此,加大股票市场的供应量,才能解决市场高估问题。为此,华生提出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增加供给方面的三个建议:

  首先,提高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增加新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是对市场冲击最小的扩大供给的方式。这一点,对于即将回归的红筹股更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红筹股回归的比例,一开始要按照我国《证券法》的规定,甚至更高比例,明确要求上市比例不得低于10%。这样,他们在我国的市场的资金是比较大的,在国内的市场的比例是比较扎实的,不会出现像中国石油那样,以2.16%的比例(第一步只有1%左右的流通股上市)造成了上市之后的股价大起大落。

  第二,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很多人一方面高度肯定股改的意义,一方面又极度恐惧地反对已经进入流通期的大股东股权的流通。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这些已经进入流通期的大股东的股权长期不流通,形成了定市,那么

股权分置改革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因此,进入解冻期的上市公司,包括国有股东,在市场上进行适当地流通和减持,用这些资金去补充社保基金,解决我们的民生和环境问题,补充国家财政的其他方面的需要,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势不可挡的。这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第三,逐步放松对融资和再融资的行政管制。我们现在的融资和再融资,是经过了一系列严格的管制的,这跟西方国家市场关闭了以后,董事会开个会,3个小时就可以发出几千万的

股票来的情况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变革,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除了整体上市,让市场进一步发挥它的支配作用以外,国家应逐步地减少对于融资和再融资的管制,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希望在2008年,在融资和再融资的市场化改革方面,能够迈出新的步伐来。这样对于我们建立多层次的体系包括创业板和柜台交易,还有我们的公司债市场,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张胜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