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朱伟一:不要迷信美国式资本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9:28 每日经济新闻

朱伟一:不要迷信美国式资本市场

  朱伟一

  美国券商非要到中国股市来,理由之一是他们可以来传经送宝。他们自我标榜特别擅长风险控制,可以向中国人民传授经验。但这次次级债表明,美国券商的风险控制并不灵。

  次级债产品风险有许多老问题,比如短期融资与长期贷款。商业银行大多是将储户的短期存款用于长期投资。一旦储户挤兑,商业银行就有可能破产。资金链断裂之后,金融机构就难以维系。这次信贷危机挤兑商业银行的不多,但挤兑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少。结果同样可怕。

  大多数情况下,在痛宰股民之后,美国券商能够见好就收,全身而退。但久而久之,他们就不过瘾了,非要连续作战,非要大打歼灭战。次级债危机就是券商狂赌的例证。不错,迄今为止,美国券商还没有一家倒台,美国政府也没有向券商注过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券商风险控制能力较强,至少还可以自保。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券商这次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他们不肯回头的。从美国大券商的行为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券商就是风险,而且是不可遏制的风险。

  美国券商大力向我们兜售金融期货产品,说是有了金融期货产品,股市看涨或看跌都应该有机会赚钱。有了金融期货产品,就可以化风险为机遇。此话虽不错,但如果熊市持续时间较长,就很少有人能赚钱的,高手也难赚钱。

  老券商也遇到了新问题,这就是美国股市对混业的全面开放,增加了风险。今天许多

商业银行已经与券商合流,两者很难分清。《华尔街日报》认为,“住房抵押贷款过去是一项地方业务,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投资业务。而且还不知道谁是交易对方”。比如,美国券商“烹调”的次级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最远卖到北极附近的四个挪威小镇,可谓无孔不入。只是到了最后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到了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时候,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四家小镇购买美国次级债产品共损失6300万美元,而四家小镇只有居民一万八千人。那家倒卖花旗金融产品的挪威
证券
公司已被挪威政府吊销了营业执照,理由是公司当初没有向小镇居民充分披露相关风险,该证券公司将被迫申请破产。

  券商遇到了新风险不假,但这种新风险正是老券商一手制造的。这正是大券商的本意,即,绕过监管,以便券商们有广阔的天地,去狂赌、豪赌。股市的游戏大致如此,股市的风险大多如此。

  更加可怕的是,美国也有计划经济,美国也有行政干预。美国央行的加息或减息就是行政干预。调息是最大的监管。央行救市是一种很不好的做法。央行救市,势必助长投机行为,而且把投机资本转嫁到广大纳税人的头上。银行监管放松,游戏风险有了更大的机会。调息这一严格的监管制度,还有经济景气时通过并购而个人获利的做法,都有其负面的东西。而将风险转嫁到纳税人的身上,则是将两种弊端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这些券商要政府让他们放手豪赌,以获取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在他们赌输的时候,又要求政府降息,帮助他们逃过难关。

  次级债危机再次表明,

资本市场并不一定是强国之道。从世界范围看,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大多没有如火如荼的资本市场,至少没有如火如荼的证券市场。如果我们真的与资本市场及其风险难以分割,希望我们在大力推广美国式资本市场的时候,能够避免美国资本市场的双重风险,即避免市场弊端和行政弊端的双重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