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拆借利率异动 银行锻造打新股利益链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8:5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在9月至11月的3个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走势图上,每个月都会有一天的7天期拆借利率突然飙升至当月的最高点,分别为9月25日、10月26日、11月21日,而这3天恰恰分别为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中铁A股的网上申购日。

  数据显示,上述3只新股的申购资金规模分别达到了创记录的2.67万亿元、3.37万亿元和3.383万亿元。这与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的飙升并不仅是巧合,其背后的推手正是银行资金以“合法”形式流入一级市场的动向。

  拆借利率异动背后

  随着中国中铁申购日(11月21日)的临近,银行间回购利率的上涨逐渐由长端过渡到短端,银行间货币市场7天期以下资金利率开始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扬,而此前持续上涨的14天期回购利率则大幅回落。

  中国货币网的数据显示,11月21日,银行间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上扬了108.43个基点至3.1764%,交易量亦明显放大。从单笔交易来看,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5.65%。同时,当日市场回购利率也出现大涨,银行质押式回购中7天期回购利率当日大涨86.58点,加权平均利率为4.0422%。

  即使如此,与此前的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相比,此次货币市场的反应仍要相对温和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机构提前采取了各种措施为申购新股准备资金,从而对货币市场的扰动有所减弱。

  大盘新股IPO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在9月份开始显现。由于建行银行、中海油服、中国神华等在9月连续发行,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当月出现了连续的飙升。中国神华申购期间,银行间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最高上扬至7%,14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0.5%,隔夜回购利率最高则达到了7.1%。此外,交易所市场1天回购利率更是一度触及100%的天价。

  10月下旬,中国石油的IPO对资金利率的影响则更加显著。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在10月25日网下申购日达到了10%的历史最高水平,单笔交易则创下17%的历史新高,14天回购利率也在当天触及16%的历史新高,隔夜回购利率则在第二天网上申购日触及12%的新高。

  11月21日,中铁股份IPO申购当日,银行间拆借成交中除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净拆入量达205亿元,而之后的22日净拆入量则不到100亿元。

  而所谓“其他金融机构”,即是指《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正是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主力机构。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一、二级市场间的巨大差价收益,促使机构在银行间市场上大量拆借短期资金,这就是导致近几个月中当有新股发行就出现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大幅上扬的直接原因。

  银行新盈利模式

  据《证券市场周刊》了解,在银行间拆借市场,银行一般扮演的是资金拆出者的角色,即使拆入资金,也仅限于调剂头寸的用途。而与此相对应,券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则为资金的主要拆入者。

  根据《办法》规定,券商只要最近两个年度连续盈利,净资本高于2亿元就可申请拆借业务,这样的券商目前约为30至40家。保险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条件是最近4个季度连续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20%以上,信托公司则只要满足最近两个年度连续盈利的条件即可,大部分保险公司和十几家信托公司均符合准入条件。

  尽管《办法》对机构拆入拆出资金有限额的规定,但上述符合准入条件的机构基本上都是行业中的大型公司,一次拆入上百亿的资金规模并不是很困难。

  由于新股上市交易首日的价格远高于IPO价格,打新股的收益相当可观。以中国石油2%的中签率和上市首日约200%的涨幅计算,申购资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4%。自股市大幅度调整以来,在一级市场打新股已成为主要的低风险投资渠道,尤其是每当大盘股发行,券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都积极从银行间市场拆借融入大量短期资金。

  农行资金部人士表示,在新股申购前借入资金打新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信用拆借,主要是券商;二是债券回购,主要是保险机构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债券回购数量要受债券量的限制,而信用拆借只要不违反《办法》规定的限额条件即可,因此也成为一级市场上主要资金拆解形式。

  而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被严格控制,自身又不能申购新股的前提下,也在寻找新的获利机会,拆出资金给机构投资者打新股已成为银行的一个新的盈利模式。一般来说,银行间拆借利率基本在3%至4%之间,在有新股申购的时间点,利率会上升到5%甚至7%以上。

  “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基本就在3.5%至5.5%的水平,而通过资金拆出,在短短7天或14天的时间里,就能获得5%至7%的收益,银行何乐而不为呢?”上述农行人士说。

  机构打“擦边球”

  不过,由于打新股而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并加强了对同业拆借资金的管理,要求各银行慎重对待券商的信用拆借。另外,年底之前银行自身的资金流动性也日趋收紧。因此,目前机构投资者向银行拆借资金一般只能通过债券回购的方式。

  上述农行人士表示,按照管理层的意思,各商业银行近期已开始控制对券商的信用拆借规模,但并不是对信用拆借渠道完全堵死,主要是针对有可能打新股的部分,管理层也是要控制这部分资金进入一级市场。

  “不过,对于如何区分资金用途却不太好办,即使双方签署拆借协议时约定的是其他用途,但谁也无法保证该部分资金不会被转作他用。在目前新股中签就能获得至少一倍的收益时,机构投资者拆入7天的资金除了打新股还会有比这更有收益的其他用途吗?”

  央行在《办法》公布后不久,明确表示拆借资金“不得用于炒股”,但拆借资金打新股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机构努力争取的业务,而且拆入的资金越多越好,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了。

  目前,券商信用拆借额度的上限是净资本的80%,即券商的净资本越高,其所能拆入的资金就越多,在一级市场打新股获得的收益就越大。

  对于银行而言,相对于用债券回购融资来说,资金的信用拆借利率要略高一些,而且融资规模不受债券持有规模的限制。只要新股上市不跌破发行价,融资打新股就几乎是无风险的投资,在信贷宏观调控越发趋紧的背景下,银行也重视这种盈利模式,拆出大量资金间接加入到这一盈利模式的链条中。

  打新股和“炒股”是否可以画等号,券商、保险公司拆入资金后替代自有资金,然后用自有资金去打新股等算不算违规等问题,现在都没有明确的说法,机构投资者在资金拆借方面能打的擦边球还是很多。

  “不过,资金拆借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信用拆借的风险在股市不景气的时候可能会被放大,加上短时间内大量的打新股资金的频繁流动造成了货币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从今年下半年的市利率走势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基点的波动已经常见了,市场波动幅度过大就意味着货币市场风险的加大。”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