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指期货不会重蹈权证投机覆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8:4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由于套利存在,股指期货的走势不可能对现货产生过大偏离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陈东坡 宋宁笛/文

  投资者对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存有一种担心,即权证那样的高度投机行为会重演,而事实上两者的区别相当显著。

  一是在交易制度方面,沪深300股指期货有强行平仓制度和大户报告制度等,权证则无;

  二是在摘牌之后持有者的盈亏计算、行权与交割上存在一定差异;

  三是在涨停板制度方面,权证的最大涨跌幅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股指期货则存在10%的涨跌停板制度与“熔断”制度;

  四是股指期货和权证杠杆效应的原理及效果并不相同,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通过保证金交易实现,权证的杠杆效应取决于权证价格对正股价格变动的敏感性。

  股指期货之所以会限制过度投机,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买卖对比可以实现均衡

  股指期货使用保证金交易,在做空的时候只要提交保证金即可,不需要像权证创设那样,必须提交足额的

股票或者行权给付用现金。在这种情况下,做空几乎没有限制。也就是说,股指期货具有促使买卖均衡的先天因素,股指期货的价格偏离价值的幅度和频率,很可能都会小于目前的权证。如果现货市场行情没有特别明显的趋势,并且大资金的串谋操纵受到抑制,则股指期货的交易价格不会相对于其价值产生太大偏离。

  走势主要仍由现货决定

  在一段时间之内,如果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的显著差异,也有可能造成单边市的情况,从而在短时间内造成期货价格大幅度偏离价值的可能。但实际上,这也正是股指期货的价格决定受到现货指数影响的一个反映。虽然股指期货偏离现货指数点位的幅度可大可小,但至少指数的运行方向还是对期货的运行方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会像认沽权证和正股那样出现显著背离。

  套利总体上较之权证容易

  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是一种无风险套利。由于股指期货最终是按照每只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最后两小时每一分钟指数点位的算术平均价交割,因此在合约的最后交易时刻,股指期货的交易价格与股指点位贴近甚至重合。而在此前的交易时间内,一旦两者的差距过大,就存在套利机会。

  根据交易所的规定,权证的创设主体、创设规模、创设的抵押品和创设对象都有明确的限定。第一方面,与只有创新类券商能够创设权证相比,股指期货市场上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可以随时做多或者做空股指期货,不存在主体限制。第二方面,与创设权证需要抵押全额股票或者现金相比,股指期货开仓只要提交一部分保证金即可,资金需求小于创设认沽权证。第三方面,创设权证虽然名义上看可以实时进行,但是券商要完成抵押品准备、担保账户开立等一系列交易所要求的流程,需要较长时间;而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无论是建立期货头寸还是建立现货头寸,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不需要走任何流程,瞬间即可建立套利头寸。整体而言,在中国当前的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的无风险套利具有权证不可比拟的便利条件。

  到期作用对投机的限制

  促使衍生品的交易价格向价值回归的根本因素——到期摘牌,在股指期货的交易制度中也是存在的。如前所述,期现套利能够促使股指期货到期时交易价格向沪深300指数贴近的机制来进行。所以到期摘牌与无风险套利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是限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的主要手段。

  但是我们在权证的交易中看到,虽然权证也有到期摘牌,但是即便在权证仅剩一两个交易日的时候,仍然存在最后的疯狂,那么投资者必然会联想股指期货是否也会存在这种情况呢?答案当然是可能的。但是在前面已经论述过,由于股指期货建立无风险套利头寸远比建立权证的套利头寸方便容易,因此在消灭两者超额价差的能力上,股指期货必然要强于权证。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