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300亿输血救的是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10:16 股市动态分析
陈治中 ● 本周A股市场上的惨烈调整终于有了一丝见底的迹象。也是在本周,陆续获批开展集中申购的10只基金,将为市场带来约1300亿元的新增资金。 ● 监管层选择调整已近低点的时机放行申购,输血的意味不言而明,但不明了的是,这新增的1300亿,救的是谁,是市场,还是基金自己? ● 如果是救市场,那么这1300亿便是监管层认可调整已经基本触底,希望市场重拾升势的信号 ● 如果是救基金,那么这1300亿以及可能陆续放行的其他基金的集中申购,是监管层在基金的撤退活动中安排的后卫力量。 1300亿输血,救的是谁? 陈治中 直到本周二,在A股市场上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惨烈调整终于有了一丝见底的迹象。也是在本周,在被叫停了一个多月以后,又有两只基金终于获得了分拆许可。同时,从上周开始到现在,陆续有基金进行"封转开"或转型并开放集中申购,申购限额都在100亿元以上。据统计,目前已经获批开展集中申购、拆分的10只基金,可以为市场带来约1300亿元的新增资金(详见表1)。 如果说5·30里,散户投资者遭到了重挫的话,那么这一次调整,许多基金也挨得不轻,在形势最严峻的时期里,许多基金遭遇了一周净值跌幅在10%以上或者单日净值跌幅在3%以上这样在过去在基金中十分少见的挫败。 与散户不同,基金在市场中不是单纯的"价格接受者",基金对其重仓的个股股价具有相当的影响能力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这一次基金为何不拉自己一把呢?除众所周知的监管层压力以外,新增资金流量已经日趋减少的基金"托"住股价的力量正在不断减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监管层此时给基金放行了1300亿的申购,正是提供了基金急需的血液。 监管层选择调整已近低点的时机放行申购,输血的意味不言而明,但不明了的是,这新增的1300亿,救的是谁,是市场,还是基金自己? 资金输血,救市场? 如果说救市场的话,1300亿的资金似乎有些杯水车薪。A股市场高估值的事实无人可以否认,如果以基金的现有规模尚不足以托举如此高估值的市场,再增加区区1300亿也是于事无补。但首先,这次调整毕竟只是一次阶段性调整,虽然警告的言论不时出现,但牛市仍未结束还是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共识;其次,这1300亿选择在阶段性调整基本结束,大盘回调压力大部释放的时机入市,可以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妙。 我们不妨做一个有意思的假设,如果这1300亿的放行发生在本轮调整发生以前,那么此轮调整是否还会发生?本轮调整是整个下半年里逐渐积蓄的回调压力的集中释放,但回调压力一直存在。例如6月下旬沪指突破4300点时,大盘也出现了回调。但至此以后,在基金的托举下,直到10月里沪指冲上6100点,大盘都没有过一次像样的调整。笔者窃以为,基金"托盘"的力量,并不止于6100点这一水平。相比之下,监管层的意向比高估值给予了基金更大的压力。所以,与其说6100点是基金托盘力量的临界点,不如说是监管层对基金施加不同程度压力的一个分界线。那么, 如果监管层放行申购,本轮调整的时间必将大大延后,甚至可能不会发生。 而在调整已经基本结束以后放行申购,不妨可以解读为监管层认可调整已经基本触底,希望市场重拾升势的信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1300亿很有可能是市场反转的号角。 资金输血,救基金? 基金在A股市场上用短短一个季度的时间完成了快速崛起同时也把市场估值水平推上了一个岌岌可危的高度。虽然6100点未必是基金托盘的高度极限,但大盘到了这个高度以后,市场也不能不思考基金如何撤退的问题。许多投资者希望,在这一次今年以来最漫长、最惨烈的调整中,基金的应对策略,可以为将来分析未来大盘牛熊转换时基金如何退出其重仓大盘股提供一些线索。 统计340只基金3季报重仓股在调整期间(10月16日至11月12日)的表现,其流通市值共损失12.48%,而同期内净值下降超过这一水平的开放式基金共67只,其中股票型45只、配置型22只。扣除39只债券型和保本型基金,共有169只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小跌少于这一水平,特别是有一些投资风格较为激进的基金,净值损失甚至低于不少保守得多的基金。观察一些基金重仓股的股价走势,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大盘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依然有部分个股乃至板块屡屡逆市大幅上涨。这极有可能是机构常用的"拉高出货"的手法的痕迹。 我们假设另一种情况,如果监管层希望基金减仓的意向依然非常强烈,希望基金借此次调整逐渐由其重仓股中退出,以解决过去市场一直所担忧的基金在市场敏感时期遭遇份额赎回被迫大幅减持给市场带来的不必要冲击。那么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基金需要一些新增的资金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拉高出货的能力,从而可以保证在不遭遇大量份额赎回的前提下,逐渐地减持重仓股。 这样的演绎可以得出这么一种猜测,这1300亿以及可能陆续放行的其他基金的集中申购,是在基金的撤退活动中安排的后卫力量。虽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但是作为解决基金减持问题的一个途径,也许我们还是应当重视这一猜测成真的可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