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叶檀:A股取决于政策与国际资金流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22:53 华夏时报

  叶 檀

  上周股市继续震荡:周一大幅下跌后探底回升,周二冲高回落,周三惊天暴涨,周四、周五震荡下行,与之相伴的是不论暴跌还是暴涨都没带量,市场处于狐疑之中。

  A股市场没有明确的目标,将继续追随政策与国际资金的脚步震荡前行。

  首先是政策的多空取向并不一致。财税制度改革大幕逐渐拉开。与基金的利好消息出台相隔一天,国家税务总局就公布了新版个税申报表,新申报表对“财产转让所得”一栏进行了细分,“股票转让所得”和“个人房屋转让所得”均需分别填报。这被市场解读为下一步全面征收个人资本所得税的前奏。

  这样的解读并不算错,中国的财税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目前的填报是

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改革的基础工作,一旦真正开征,将导致市场收益预期前提全面改观。区区500亿左右新增的基金数额无法应对预期心态导致的心理大挫。而资源税等的开征对于资源类企业也不是利好,事实上,在新会计准则引领的收益报复性上升之后,三季度上市企业的赢利已经显出疲态。

  货币政策同样如此,由CPI高企诱发的加息预期盘旋不去,真正如泰山压顶的是越来越强烈的

人民币升值预期,高盛将12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比价设定为1:6.78,与中金报告的数据大致相同。这对于以出口为主导的许多行业的成本消化能力是个严峻的挑战,对于进口原材料较多的企业表面上是利好,其实际效果还取决于明年国际市场资源价格的上涨幅度。货币政策从主要由调整利率为主向汇率优先的根本性改变,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生产模式必须随之而变,从压低生产要素价格获取差价向生产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转化。毫无疑问,在这一根本性的转折过程中,企业将有一轮重新洗牌,投资者对企业的预期也将随之调整。

  其次是A股市场追随国际市场而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A股市场与H股联动越来越密切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国际市场的资金动向显然更值得关注。如前期的巴菲特减持中石油H股,近期美国最大的上市基金管理公司下属基金减持中石化H股兑现,说明了两点:第一,前期疯炒的资源价格已经到达一个阶段性高点,国际炒家正在寻找其他估值洼地,以便为新一轮的炒作提供更多的弹药。反观国内,有色金属、石油等资源类股同步显示出疲软状态;第二,国际资金在暂时撤出中国概念股之后,流入两个方向:或者是受次贷危机影响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如美国的保险债券公司在等巴菲特伸出援手,甚至中国社保基金也在与国际私募股权基金洽谈参股事宜;或者是寻找新的价值洼地,如美国铝业9月大手笔配售中国铝业,每股狂赚150港币,这说明国际投资者并未放弃中资概念,而是在以低价寻找中国沽值洼地,股市的下挫可以帮助他们达成心愿。

  在通胀威力与经济政策的根本性转折之间,A股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定心锚。在长期的震荡过程中,重组概念偶添亮色。一切要等明年的财税政策、人民币升值明确之后,国际资金回流A股与H股市场之后,大势才会走出迷雾见阳光。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