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仍是主基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7:14 《资本市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8日下午进行了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由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主持。在关于资本市场的论述中,他强调,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此前,在今年年初的3月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因此,可以说这是我国关于资本市场战略发展的最高指示,也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主基调。 资本市场是筹措资金的市场,在资金融通、价值发现、信息监督、公司治理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各方面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马克思也曾说过,如果没有股票市场,世界就不会有第一条铁路,可见资本市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特别是目前在我国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下,更是赋予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艰巨任务。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的工夫,我国的资本市场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几百年的历史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很短,但其发展速度却令世界瞩目。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资本市场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到2007年8月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超过1500家,市值达23万亿元人民币,证券化率超过了100%。而后随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企业上市,中国远洋、建行以及神华等红筹股的回归,资本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此,总市值排在前50名的上市公司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已达到了60%,比三年前提高20个百分点。在市值结构方面,机构投资者迅猛发展,持有的流通市值比例逾44%。以基金、券商、QDII、QFII、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为主要力量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A股开户数已经突破1亿,达到1.26亿,投资者涉及了社会的各阶层,股市的财富效应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显露。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伟大的大资本时代。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很年轻,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看到,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坐庄行为以及内幕交易行为等依然盛行。由于股市火爆,吸引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和热钱的涌入,加剧了市场的过度震荡,上市公司依然把股市当成一个圈钱的工具,损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总之,我们在这样的形势下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对形势的发展盲目乐观,不可回避当前市场依然存在的有待解决的许多问题。未来也将出现许多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不是鼓励股票指数在高空中翻来滚去,天天创新高,也不是鼓励泡沫丛生。事实证明,泡沫被吹大然后破裂,不但影响社会的稳定,还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层面,直至扩大到整个社会,这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初衷和政治任务相悖。 国外股市泡沫破灭的历史经验还依然可鉴,1929年10月29日,在这个被美国人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给美国人民带来了一场持久不醒的噩梦,同时也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次生动的股市泡沫如何破灭的课。因此,保持A股市场的稳定和健康,使股指在可控范围内稳步和慢步上扬,使其成为一个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才是明智之举! 资本市场是一个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市场,也是一个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的市场,连牛顿也说,他可以计算天体的运行速度,但无法衡量人们在股票市场的狂热。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求监管者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走向理性投资的阳光大道,摒弃一切的狂热情绪。同时,也要求我们的监管者与时惧进,跟上时代的发展,吸收新的经济金融知识,掌握新的金融调控方法,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经济的、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调控,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自2007年以来,由于股指攀升过快,新入市者对于风险认识不足,导致管理层对日渐膨胀的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了担忧。因此,5月30日出台的直接针对股市调高印花税的财政政策,导致了股指连续几天的暴跌,加剧了市场的震荡,也带来了不稳定的隐患。经过“5.30”之后,管理层认识到股市的大起大落对社会的稳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在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管理层对股市的调控开始转变为采取扩容以增加供给来吸收流动性的市场化手段,例如鼓励红筹回归、新股发行、QDII政策以及允许公司债发行等。管理层不再继续用针对股市进行打压的财政政策来实现调控,这是值得欣慰的,说明资本市场的调控开始步入一个良性轨道。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未来资本市场的核心指导性思想,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是其基础和保障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良好而坚实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要发展资本市场是难以想象的,即使勉强发展起来了,这种资本市场也有先天性缺陷,未来将后患无穷。健康的资本市场不但应该拥有良好的基础性制度、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而且应该拥有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以及应该建立一个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存且直接融资占主导的金融体系。 当前,由于我国国情,以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运行效率都很低,存在金融资源浪费严重、直接融资内部机制失调、多层次市场发展滞后等多种问题。尤其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长期严重失调,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加剧了金融体系风险的积聚。我们认为,在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控制的主银行体系应该过渡到两种融资体系并重的格局,最终要过渡到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 另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加快和规范我国的金融创新。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处于抑制状态,从创新水平、创新深度、创新规模而言,金融创新也处于起步阶段,仍带有很大局限性,与经济发展多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还不适应,亟待一系列新的突破。 最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也不代表一步到位地全面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当然,开放是历史的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我们认为金融对外开放的次序是先对内开放、后对外开放。政府首先要对国人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让国人充分参与,获取更多的经验后再对外开放,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对外开放是要有层次的、缓慢的、渐进的,是有一个秩序的开放。如果内部的市场机制和参与者都不是市场化的,在存在许多问题的基础上贸然开放,将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冲击。因此,应该就对外开放的顺序、次序、时间做一个规划,以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 (作者周春生为长江商学院教授;作者冯科为北京大学经济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