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风险管理是券商永恒的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11:27 华夏时报

  苏历铭

  从新闻节目中获悉,中国证监会郑重宣告,历时三年的中国证券公司风险治理收官,共处置三十一家高风险公司,十九家公司因违法违规被关闭,一百零四家正常经营的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达标。综合治理期间,全国共清理账户一千多万个,三十一家高风险公司得到平稳处置的同时,监管部门指导其中二十七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截至目前共有十九家证券公司因违法、违规行为被责令关闭,七家公司被撤销,四家公司被撤销业务许可,十四家公司和九家营业部被暂停业务,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及其责任人被移送公安、司法部门接受调查。

  其实很久以来,风传中就有相当数量的

证券公司被大家提出各种质疑,在尘埃落定的关闭名单中,我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显赫一时的券商,在市场上可谓万人瞩目,而今天竟也落得惨淡收场的地步。为此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处在实施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爆发,证监会对全行业进行了这次全面整顿和改革。他说,目前券商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账外经营已全部清理或纳入账内反映,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违规资产管理、挪用客户债券和股东占款、超比例持股等长期积累的巨大历史遗留风险在全行业得以化解。

  应该说,各种企业经营都会面对各种风险,尤其赢利相对较高的行业始终与风险相伴,绝没有风险治理“圆满”收官的时候。证券业务的突出特点,就是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证券公司就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在发现、处理风险中获取自己的收益。与一般企业不同,券商治理机制的风险主要在于内部人控制及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如何根治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是否考虑更为现实有效的办法呢。从公司内部来讲,加强董事会的权力,强化其监督职能固然非常重要,但一旦监督职能流于形式,风险可能就会像空中飘忽不定的云朵,轻者下雨,重者汇聚成阴霾的天空。大家都知道,证券行业汇聚各色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与健全的证券业职业经理人市场不能等同,让那些德才兼备的经理人脱颖而出,让那些缺乏职业道德的经理人不能混迹于证券公司之间,恐怕是选择人才时应该充分注意的问题。因为我常听到某人在A公司被辞退了,又在B公司任职,转眼之间又跳到C公司呼风唤雨去了。这样的结果,要使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可能真是一句空话。

  在公司治理机制中注重风险管理,监察、评估及管理各类风险,必须严格按照证监会要求,设立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决策委员会,定期向董事会的

审计及财务委员会或监事会汇报工作,在运作上独立于其他营运部门。但由于利益一致,没有外力的束缚,闭着眼睛通过、用脚投票的现象,是否是家常便饭呢?我不敢轻易断言。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说要打造和培育自己的超级大券商,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着诸多障碍,比如产权和体制的障碍、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障碍,还有内部人(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等等。政府应该在宏观层面上有所作为,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建立券商重组“公平、公正、公开”的全国性大市场,真正提高我国券商的核心竞争能力。每一家券商都想着自己做大做强、全方位经营。其结果很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战略追求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和高风险。

  当然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公司的监管还会继续,并且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即狠抓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性制度的落实;着力强化证券公司日常监管;大力督促证券公司改善治理与内控;积极推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认真做好风险处置收口工作,协调相关各方共同坚持风险处置工作的统一政策和既定原则,严防后期出现重大反复。我担心的是,以政府有限的人力面对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不能不说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