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5000点以上 银行股如何估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16:1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兆琼 程志云 上海 北京报道

  市场仅仅在次级债的阴霾下稍做休整,即毫无疑问地站到了5000点上方,而主力推动者正是投资了美国次级债的工行和中行——二者于8月13日集体狂飙,奠定了市场坚实的做多基础。

  A股市场几乎成为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避风港,在持续的牛市格局下,银行股,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小的股份制银行,更是被看高一线。不过,面对与H股之间的比价效应,大部分的外资投行已经不再给予内地银行股任何评级,或维持中性为主,而内地基金公司对于银行板块也基本以持有为主,大量买入的较少。

  “如果单纯以公司来看,银行股已经是有泡沫了;但是考虑到未来大盘持续上涨的因素,继续上涨仍然完全可能。”海通证券银行分析师邱志承8月30日说。

  中行、工行“独树一帜”

  8月29日,大盘的小幅下挫终于了结了内地银行股在美国次级债风波中独树一帜的上涨势头,工行、中行分别下跌2.61%和2.46%。但这是次级债风波以来,这两家银行上涨15%-18%后的小幅回落而已。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两家大行的回落预示着市场的理性回归。次级债对这两家大行来说毕竟是负面因素,前期上涨是非理性的。”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7月底,工行持有次级房贷支持债余额为12.29亿 美 元 , 占 总 资 产 的0.12%。工行副董事长、行长杨凯生公开表示,工行持有的次级房贷支持债券全部为第一留置权贷款支持债券,所属层级均为最高级,评级均在AA级以上。

  而中行也在次级债风波之后发表声明,称自己所投资的美国次级债属于评级较高的,可能蒙受的损失较小。

  不过,这两家公司并没有在媒体提出质疑时进行停牌,市场似乎也完全没有理会投资次级债对这两家公司所造成的影响,反而拉出了长阳,从8月9日到8月13日,工行大涨18%;中行大涨15%。

  “在次级债风波当中,中国的A股市场是全球比较安全的,大笔资金开始进入中国,而选择买这两家大行,能保持一定流动性。”一家基金经理说。

  “在次级债风波下,一直被市场低估的这两家行,显示出了明显的投资价值,而且也属于今年以来涨幅比较小的银行。”华夏基金称。

  “大行”与“小行”估值分歧

  尽管银行股在此次次级债风波中表现的异常坚挺,但是有关中资银行投资美国次级债的风波却在蔓延。

  8月23日,东方证券发表关于中国银行的报告显示,中行投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以及相关债务抵押贷款证券共96.47,已经计提11.46亿人民币的减值准备,但同时认为投资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而需要进一步计提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申银万国则认为尽管中行业绩稳定增长,但是次级债投资成为隐忧,因而给予中行“中性”评级。

  本周,市场也在一批卖方市场研究报告的连续推出之后,对中行和工行两个银行的投资渐趋理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家券商对于股份制银行的评级却在步步提高。以浦发银行为例,东方证券8月22日报告预测其未来6个月的目标价格为54.5元,而中信、中金、海通都给予增持评级。

  实际上,今年3月以来浦发银行已经出现了100%以上的涨幅,但是市场对这家即将成为金融控股银行的追捧依然没有减弱,8月31日,浦发银行仍收盘55元。

  在最近的一次对浦发银行一名行级高管的采访中,他对本报表示,浦发40多块的价格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潜力。50块以上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浦发银行高管对其市场的预期。

  不仅如此,华夏、民生、兴业、中信都纷纷受到新发基金的追捧,各路资金对股份制银行的态度,几乎到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程度,一家私募基金甚至对本报表示,要将民生银行拉高到30块,将宁波银行炒到40块。

  “现在市场对于银行板块已经不是给予合理预期了,而是随着大盘上涨不断进行上调,我们很多报告都没有办法写,按照公司价值来看,已经是高估了,但是市场还在涨,只能被动的提高。”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特别是一些市值小的股份制银行更容易受到资金的追捧,也更适合牛市的炒作情绪。”

  分歧难休

  事实上,自大部分的银行成为上市公司之后,关于银行股的估值分歧就一直在持续。这种分歧一直蔓延到去年年底,工行、中行集体上涨,带动大盘冲过2000点关口。徘徊将近半年之久的工行一举突破6块,一瞬间总市值超过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

  有关银行股估值过高的讨论开始不绝于耳。随后,工行也出现了回调。“工行市值超过花旗的瞬间就掉头向下,这显示了资本市场对中国做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的信心不足。”当时,一位银行业高管对本报表示。

  这种将银行股估值与中国经济实力相挂钩的观点被很多银行界高层所认同,同时也使得银行板块对于整个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肩负更大的意义。

  今年年初,随着高盛调低中国内地银行股,但同时又在买进行工行和中行之时,关于银行股在国际和国内机构眼中的估值重新被提及。

  一方面,银行股是人民币升值受益板块,受到中国高经济增长的积极推动,估值整体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在股指期货中权重很大;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银行股都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上市,而香港市场的银行股价格大大低于内地,内地市场银行股已经有很大泡沫。

  而随着大盘冲上5000点,银行股板块再度受到关注。

  “我们不会再买入银行了,特别是大行。银行从目前来看,估值水平透支的比较严重了,至少在股指期货明确推出之前,我们对银行股就是持有。”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

  少数私募基金表示,如果要买银行,肯定到香港市场上买,更便宜,而且香港市场受到内地投资者资金流入的推动,估值水平肯定会有优势。

  但是也有观点相反的投资机构,他们认为,大盘未来的趋势是上涨,6000、8000可能都不是顶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来看公司本身的估值过于简单化。作为市场的领头板块,银行一定会带动大盘向上,所以银行股整体还会有大的涨幅。

  “相对于整个市场的动态市盈率40多倍来看,银行板块为25-30倍左右,还属于估值偏低的,但是因为银行整体有香港市场可以参照,所以实际价格也已经偏高。”邱志承认为。

  可以说,市场的每一次大幅上涨,银行股的估值都会成为机构关心的焦点,正如这次5000点上方的银行股,早已经超出了公司本身的价值,被市场赋予了多重意义。

  好年景的超预期增长

  07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及资本市场活跃影响,各银行业绩出现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央行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1.5%对银行业绩净息差上升及两次出现的银行存款绝对额下降都没有影响到中国经济最重要的运转枢纽—“银行”的景气度。中间业务收入增加、资产质量提高都使得上市银行在上半年出现整体性高增长。当然,增长的同时,分化和差异也在加大。

  中间业务

  银行的中间收入获取能力将至关重要,中间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2006年以来,受惠于资本市场的活跃及金融产品的发展与创新,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2007年上半年,中间业务则进一步加大了对利润的贡献程度。

  其中贡献度最高的是定位零售银行的招商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23%,展示了其较强的经营能力;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凭借着广泛的网点、强大的客户资源紧随其后。在其他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兴业银行通过不断推出创新型金融服务及理财产品也使得中间业务有较快增长。

  资产质量

  上半年,各银行资产质量均有较大程度提升,不良贷款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数据显示,不良贷款率最低的银行为宁波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仅有0.35%,而拨备覆盖率则高达369.49%。而深发展不良贷款率在上市银行中依旧 “居高不下”,同时拨备覆盖率也是最低,只有48.5%。在这11家银行中,虽然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深发展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依然不足100%。

  综合业绩

  在目前披露中报的11家上市银行中。从整体盈利能力来看,浦东发展银行处于抢眼地位,宁波银行紧随其后。同时,几家国有控股银行也都表现不俗,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网点及客户优势为其加分不少。华夏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盈利能力明显较弱。

  11家银行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呈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业务扩张迅猛,净利润更达到翻番的惊人成绩。除华夏银行与南京银行外,其余九家银行净利润增长率均超过了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显示出了盈利能力的增长,相比而言,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最少的是南京银行,分别为11.19%与10.44%,虽然由于是7月上市,半年报还未体现出上市筹资带来的增长,但与同样情况的宁波银行相比,则显出一定的差距。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