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市俱进监管力保市场平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07:4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方岩

  “今年以来市场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市场交投十分活跃,这给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不法行为牟取利益提供了可能。监管部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事件,有利于化解市场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滕泰如此评价今年以来的证券市场监管行动。

  的确,火热的股市,狂热的股民,积聚的市场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值得庆幸的是,监管部门与“市”俱进,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监管新政鱼贯出

  今年3月初,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由此全面铺开。有关专家认为,“这是证监会在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夯实资本市场基石的有力之举”。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副所长肖立见强调说,“招商银行等十家公司,在6月初率先披露公司治理自查报告及整改计划,标志着公司专项治理活动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每天都有一批公司‘接力’整改,为这项监管新政最终全面落实提供了保证。”

  进入5月份以后,股指加速上扬,上证指数一举冲上4000点大关,牛市已有“脱缰”之虞。证券监管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及时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国证监会于5月11日、5月23日两次发出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市场风险的通知,从充分揭示市场风险、强化监管角度,系统部署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国务院有关部委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个文件写得好,通俗易懂”。

  ———监管部门联手执法机关,加大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查处了杭萧钢构吉林敖东、延边公路涉嫌违规信息披露和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犯罪案件。滕泰说,“监管部门果断查处杭萧钢构事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绳之以法,对不法行为产生极大威慑力,可以有力遏制内幕交易行为的蔓延”。

  ———央行同时调整利率、准备金率和汇率浮动区间;银监会加快推动QDII工作以分流股市资金。

  ———财政部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有分析人士称,“如果说调整印花税助长了市场短期风险,不如说调整印花税更有利于降低市场长期的、更大的风险。”

  ———深沪交易所严查高管违规买卖股票;深交所还规范上市公司重大合同信息披露,从制度上杜绝类似杭萧钢构事件的重演。

  ……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出台如此频密的政策措施,体现了管理部门与“市”俱进强化监管的决心。

  监管理念市场化

  “当前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一系列的重要变化”———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出席上市公司高峰论坛时,对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作出的判断。

  事实的确如此。伴随着大盘股的发行和股指的步步走高,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规模急速壮大,深沪总市值一度接近19万亿元,与2006年GDP总值20.94万亿元已相去不远。与此同时,投资者开户数节节攀升,并在5月底突破1亿户大关,市场投资结构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甚至一度出现散户“逼空”机构的景象。与之伴生的是储蓄大搬家,这其中既有居民投资意识觉醒因素,也包含有巨大财富效应刺激下的从众行为。

  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也给监管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是沿袭曾经的行政调控思维,还是把握市场发展规律,用市场化手段加以应对?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市场规模、结构、运行机制已经发生巨变,单纯的行政手段已很难令市场俯首帖耳。如果违背市场发展规律,就容易给市场发出错误信号,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权威人士指出,5月中旬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以市场化原则为导向,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依托,对抑制市场过分投机炒作,防止股市泡沫过度积累,防范化解风险,维护股市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此次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没有事先走漏风声,保证了所有市场参与方的信息公平,防范了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道德风险。

  “证券市场是市场化运作程度很高的市场,从理论上讲,监管部门应力求减少对证券市场的调控。万不得已要调控市场,也应采取市场化手段,避免使用行政手段。”肖立见说。

  不过,当市场机制失灵、处于非理性的时候,光靠市场监管可能解决不了市场问题,辅之一些调控性措施,抑制市场过度波动和投机也是必要的。肖立见说,“即使是市场化运作程度很高的成熟市场,也有过政府在必要时调控股市的先例。”

  有关专家提出,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因此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市场化调控手段。比如当市场过热、供需失衡时,要积极推动优质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进一步引导H股、红筹股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以扩大供应量。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健全优胜劣汰机制,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策出台时机的选择与把握也很重要,在针对股市内在缺陷、固有风险制定和实施重要政策措施时,应该充分做好政策解读和沟通引导工作,使投资者形成稳定的政策和心理预期。

  监管合力待加强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恢复审批证券公司设立、QFII投资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合资券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此大背景下,证券市场监管形势将更加复杂,监管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必须形成更加强大的监管合力,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肖立见建议,在加强和优化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要扩大监管范围,将大股东、上市公司高管和相关利益者纳入直接监管的视野;在加强和优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内幕交易监管、市场操纵监管的同时,要扩大监管内容,将大股东、上市公司高管股票交易监管纳入监管的重点;在坚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的同时,要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进一步发挥监管对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

  “目前我们国家的证券监管人手还显得不足,而美国证券监管队伍多达数千人,因此证监会须与深沪交易所、各地派出机构紧密互动,加强与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配合,努力构建完善的监管网络体系,以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滕泰说,“更为重要的是,要强化证券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力,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前与事中监管,给投资者一个公正、高效和透明的市场。”

  有关专家还提出,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必须借助社会化的监督力量。应当有意识地鼓励民间维权团体的建立和运作,加强媒体监督,培植社会力量参与证券市场监管,从而弥补政府和司法功能的不足。

  记得一年前,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与媒体记者品茗交流时曾这样说:“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越是市场好的时候,监管越不能放松。当牛市退潮时,才不至于留下丑闻、黑幕等‘臭鱼烂虾’之类的东西。”

  即便是一年后的今天,斯言依然让人振聋发聩,极具警醒意义。证券监管任重道远!(本系列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