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评:理性看待股市震荡 终结被放大的恐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14:04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30日,中国财政部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从股指下跌的点位看并不惨烈,6月1日尾盘收在4000点,没有超越"2.27"大跌的程度。但这是股改之后中国股市第一次大规模地弥漫着"股灾"的心理阴影。这是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对中国牛市的质疑、对泡沫的夸大、市场畸形化的不屑统统上演,密集得有如箭雨。

  如果我们有勇气剥离缠绕在中国股市上的"股灾话语"和灾难预言家的唇舌、能够越过目前混乱的市场情绪和心理焦虑,而将目光投向迷糊不清的未来,理性启动我们的感知和判断,我们就会发现灾难预言家的悲观论和"中期大调整"是不理性的,它忽视甚至故意蒙蔽中国股市的土壤和基因。

  支持中国股市成为一个伟大市场的基本面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被人无数次谈论和传播的说法。股市泡沫破灭往往出现在经济增长的拐点期或者加速衰退期,而中国GDP增长高达10%的强劲力量大大消除了股灾或者中期大调整的概率。我们不能因为股市的剧烈震荡就要否定这一命题。据相关报道,世界银行最近把对中国经济今年增速的预期从早先的9.6%提高到了10.4%。世行提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毫无疑问,此轮牛市始于"股改",股改形成的牛市在账面上已经使得国有资产增值高达8万多亿,这是一笔无法想像的巨大增值。由于政府承诺要照顾市场稳定和长远发展,国有股转让有时间限制,这就意味着,"股灾"和残酷的中期大调整都是不符合众多长远利益的。而中国政府是理性的,倡导和谐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因此我们要相信,政府不仅有能力打击国企内部人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也有能力防止自身政策不当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另外,中国还有很多大型优质国有企业欲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例如神华集团、中电信、中移动、中石油等等,它们的回归不仅分享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红利,同时也深化和优化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由于它们盘子巨大,本身就带来很大的扩容压力,我们很难想像在股指2千多点的所谓"理性的、无泡沫的、跟国际市盈率接轨的点位"来迎接这一系列重大蓝筹的上市。

  可见,既然政府承担着一系列的长远发展目标的话,我们就能够确定,政府出台印花税调整股市的基调:不是打击股市,或者是像一些灾难学家所说的"要挽回用加息、加准备金等手段调控股市'无面子'的尴尬",而是控制股市的炒作,增加炒作垃圾股的成本。但这一举动却被涂抹和篡改为"政府不愿意股市过热"和"要教训股民"。

  印花税的出台造成"股市恐慌",也充分反映一些股民的不成熟,他们不仅喜欢投机、炒作垃圾股,而且还容易放大印花税信号后的恐怖,接纳无止境的流言和猜测,慌不择路地接纳资产缩水的痛苦。实际上,连相关部门官员都感到意外,一次正常的印花税调整酝酿出了类似于孔飞力"叫魂"机制(意指一场意外事件导致整体性恐慌)那样的信号失真和严厉冲击。

  坦率地说,如果政府决心打击垃圾股炒作的话,有许多可行的方法,例如对ST股票的换手率或多日股票总涨幅或者均线突破指标进行限制,如果过了设定的红线,就对其进行突然性停牌交易,并且不承诺何时复牌。这种机动性的做法使得这些炒作中的股票的交易权利变得破碎而不完整。虽然这会遭到一些自由人士的攻击,这些人可能会打出平等主义的大旗。相比较而言,降低股票交易权利的做法则是局部的、精确制导的。这种做法既可以打击庄家炒作,降低黑幕交易,减少散户股民跟风的概率,它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政策,不仅保护了散户跟风型投资者,而且也制造和逐步培养了市场的理性认知,而这对于一个理性的、成熟的资本市场来说是必须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