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长短结合扩大股市供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07:1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周到

  目前,股票发行正供不应求。今年以来,入市资金大幅增加,股指屡创新高。交通银行A股发行时,冻结资金达1.455万亿元。笔者曾在4月23日《证券时报》撰有《A股首发筹资力度应该加大》一文,舆论也呼吁加快A股发行,平衡供求。实际情况则是,5月份仅1家公司“过会”,3家中小企业板公司首发。已“过会”而尚未发布招股意向书的,仅剩拟赴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家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米下锅”已近1个月。

  H股回归更简单易行

  扩大供给必须长短结合。推动红筹公司回归,是2007年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就当前的市况而言,似乎远水难解近渴。据报道,《境内投资境外股份有限公司发行A股上市试点办法》正在制订中。该办法一旦发布,那么,红筹公司董事会将就回归A股市场形成决议,并召集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红筹公司将提出发行申请。经过核准程序后,红筹公司方可发行上市。因此,有红筹公司能在年内完成回归,已属速度较快。红筹公司的回归,是一种有利于市场建设的长远安排。

  然而,短期内如何平衡股票供求关系?我们首先要把目光移向H股公司。这有两方面的理由。一是H股上市公司的回归,并不需要出台新的制度,因而更简单易行。二是H股公司规模要大一些,甚至大于红筹股公司,更能起到平衡股票供求关系的作用。

  H股回归要有应对措施

  推动H股公司回归,要有具体措施:

  一是为H股公司的回归,建立绿色通道。北京首都机场、中国远洋、上海复地、紫金矿业等H股的回归方案已经股东大会通过,中海油田服务的回归方案将在近日由股东大会审议。这些公司提出回归申请和中央企业、科技型企业提出首发申请,“上会”可以走绿色通道,而不必排队。

  二是允许通过存量发行,推动H股公司回归。目前,有一些H股公司表示,并不缺少资金,因而不急于回归。对于这部分H股公司,可以通过让大股东出售部分股份给社会公众的办法,回归A股市场。当前,我们正在考虑红筹公司的存量发行。这种回归方式,可以为一些H股公司所借鉴。

  多方面扩大供给

  扩大供给还必须虚实结合。在积极安排H股公司回归和中央企业上市的同时,以及在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板的同时,要形成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舆论氛围。我们可以进行若干方面的试点。这种试点,并不在于事实上增加多少供给,而在于影响市场预期,避免一味炒高股价。试点可以从适时推出创业板和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平台着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需要新的突破。但由于是试点,步子就可快可慢,规模也可大可小。其原则之一是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市场可承受程度的关系。

  扩大供给要体现速度。2006年11月21日,世纪瑞尔接到中国证监会受理其A股首发申请材料的通知。但迄今为止,发审委工作会议审核的发行人中,仍未见该公司。笔者判断,在第九届发审委成立后,A股首发节奏会重新加快。

  扩大供给可以走出国门。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选择在与中国银监会已签订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境外监管机构监管的股票市场进行股票投资。”目前,香港证监会是惟一与中国银监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机构。这样,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能投资的股票,就是包括H股、红筹股在内的香港上市股票,并且受“投资于股票的资金不得超过单个理财产品总资产净值的50%”等规定的限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境外股市,我们尚未出台制度。华安国际配置投资的股票,则包括H 股、美国存托凭证(ADR)、全球存托凭证(GDR)、优先股。显然,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更为灵活。因此,我们可以扩大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证券投资基金的试点范围。比如,设立由人民币申购和赎回的H股和S股投资基金、特殊目的公司股票投资基金等,以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扩大股市供给,是政府的工作目标。2006年,A股和H股首发筹资分别为1572.24亿人民币元和375.96亿美元;2007年年初以来,A股和H股首发筹资分别为1073.34亿人民币元和41.20亿美元。2006年后7个月和2007年年初以来,A股月均首发筹资分别为224.61和229.97亿人民币元,两者接近。2006年全年和2007年年初以来,H股月均首发筹资分别为31.33和8.67亿美元。2007年的H股筹资显然已经大幅减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从2006年H股筹资规模大于A股,而2007年年初以来正好相反的情形看,从我国外汇储备过高的情形看,我们必须加大步伐,扩大A股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

  此外,要迅速启动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以加快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我们在房地产投资基金、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在资产证券化、住房抵押证券化等方面,也要迎头赶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