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鞋童定律一定会显效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 07:1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马红漫

  资本市场股价上涨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股票成为居民首选的投资对象。广大民众热情入市,在本质上是民间资本的一种市场选择。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增长的通道之中,而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制约中国股市发展的制度瓶颈。在这一背景下,民众投资股市,将可以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红利。除了股市本身的财富效应外,银行存贷利差扩大、房产投资收益率下降也在客观上迫使民间资本从这两个领域离场,纷纷转向股市。

  国际经验证明,伴随着本币升值过程的流动性泛滥问题,是很难通过单纯的货币政策来进行控制的。因此,在资金供给必然过剩的背景下,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向无疑是时下的当务之急。显然,国家已经将

证券市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将其视为进行资源整合、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的新推手。在这样格局下,民间资本积极入市尽管表面看来是逐利过程,但另一方面也是既有经济环境下居民的理性抉择。

  时下,童叟皆股民的炒股热引发了两种误解:一种舆论认为,这意味着市场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泛滥,因此政府部门应在股市接连攀升之时出台政策,严控股市风险的产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中国的鞋匠与报摊主都成为股民了,“鞋童定律”将会显效,股市已然触顶,甚至即将崩盘。

  第一种解读其实错误地判断了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事实上,投资者进入股市后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市场本身波动规律所造成的涨跌风险。对于此种风险的规避需要靠投资者自身对市场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未必说散户就会弱于机构,新股民就会弱于老股民。投资者在股海搏击,盈利或亏损依仗其专业水准、洞察能力。对此政府没有必要出台政策干预市场优胜劣汰的自发机制。二是由于交易制度不规范,诸如内幕交易、违规操作等行为而造成的风险。上市公司或者市场主力资金借助内部信息优势,人为操纵

股票价格等行为,严重违背了市场交易的“三公”原则。而普通投资者由于本身处于市场低端、不具备信息优势,因而易于被欺骗。而对于这一风险的严防才是政府不容推脱的义务。

  第二种解读忽略了国内外投资主体的差异性,将西方理论照搬到国内,必然会导致这一定律因水土不服而失效。西方投资市场发展多年,投资群体极其成熟。投资者中以投资意识强的中上层居多。当股市运行到连底层的鞋童都开始炒股,那么说明该入场的资金都已进入了,没有后续资金支持的股市必然会一路下滑。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从建设伊始,股民中最踊跃的就不是白领或者当时已在实业中获利的群体,而恰恰是普通的劳动者。甚至伴随着中国股市的跌宕起伏,他们对股市机遇的把握形成了自有的一套理论。因此,“鞋童”入市其实只是正常的现象,并非股市触顶的标志。

  由此,民众通过炒股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盛宴未尝是一个非理性的现象。中国股市的健康成长,并非因“鞋童”入市便会被搅局,它所依仗的是股民健康的投资意识和监管部门彻查违规行为的力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