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股市政策调控策略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本周视点■张东臣

  股市政策调控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调控得好,会使经济建设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方法简单、粗暴,也会付出高昂的成本。近期,对于股市是否过热以及该如何调控的问题,专家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从已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来看,决策者对当前股市状态的认识是清晰的,调控理念和方法也比以往有了可喜的变化。

  要做好股市政策调控第一步就是“望闻问切”:对于各种现象和新情况,要能分辨出哪些是正常的、有利的;哪些是不正常的、不利的。而且,要深入调研,以全局、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能只因为指数短期内涨幅大、沪深平均市盈率高就说断言股市整体出现“泡沫”,也不能只因为参与的普通民众多、成交异常活跃就判定其“疯狂”。至少,这不是政府考虑股市问题的角度。

  股市向来是“黄金”与“泡沫”并存的场所,“泡沫”变“黄金”也是常有的事。当今之中国股市更是如此,正如

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一样,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股票
投资的是未来,如果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高成长预期是合理的,那么维持相对较高的市盈率也是正常的。事实上,这种预期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也正取决于决策层股市政策调控的策略选择。如果决策层采取“一刀切”式的打压,那么未来的“黄金”也可能会变成破灭的“泡沫”。

  第二步是“辩证施治”:对任何市场来说,泥沙俱下、“鸡犬升天”都是不正常的表现。资金推动下的过度投机,正是当前中国股市问题的表象所在,其背后的实质则是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对于政府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

  目前,导致“泡沫”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供求不平衡导致了部分“泡沫”。充沛的资金缺乏合理的投资渠道,再加上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相对封闭性,导致价格膨胀。

  二是市场本身的制度缺陷导致了部分“泡沫”。比如,缺乏做空和避险工具;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大部分国有股暂时仍处于限售期内;股票发行制度和退出机制不完善,等等。

  三是市场操纵和关联交易导致了部分“泡沫”。

  第三步就是针对这些因素“对症下药”。有人提出要开征资本利得税、提高印花税。笔者认为这种“疗法”并不“对症”。首先,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会伤及无辜,有“控市”之嫌,可能会使股市回到过去那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状态。它也许更适合成熟市场,而不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其次,这种调控方式会降低本身就不高的市场效率,不能体现“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控,无益于发挥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结果,市场平均水平是调下来了,但投机者却依然投机。此外,这种调控方式有与民争利之嫌,涉及改变游戏规则,如果轻易使用,会使政策缺乏持续性、稳定性。

  决策者更应该看到,资本市场的高度活跃既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机遇。在防范风险方面,此前的一些做法就值得提倡。比如,银行系统管好信贷资金,防止其流入股市,同时放松QDII投资海外股票的限制;国资部门对国有企业炒股进行风险提醒,并表示要建立监控体系;

证监会加强了对不规范账户清理工作,并发出通知要加强投资者教育,要强化市场监管,等等。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应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因势利导。比如,尽快完善发行制度和退市机制,增加供给,让更多有融资需求的好企业上市,让不规范的、差的企业摘牌、退市;尽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可投资的品种;尽快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发展备兑权证等衍生工具,使市场多空力量更加均衡;进一步打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海外市场的渠道;尽快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为将来适机减持部分国有股做好准备;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国有大股东的行为,防止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达到高价减持目的后,通过资产重组、关联交易抽逃资本,又从“资产注入”转为“掏空”。

  事实上,投机和“泡沫”的背后多半都意味着不法分子对二级市场乃至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操纵。对监管层来说,进行投资者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投资者看到的现实却是“垃圾股”一个劲地疯涨,短线投机者大赚特赚,价值规律根本不起作用,风险教育又怎能有说服力?因此,加强信息披露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使违法违规者无处遁形,才是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