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利空变利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1日 02:09 第一财经日报

  石鑫杰

  4月29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5月15日执行。这说明央行认为现在的经济运行偏热,并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控。

  央行的举措一方面体现了央行对流动性过剩的警惕,这主要表现在新增贷款规模的扩大、外汇占款依然比较多、不断创出新高的股票指数等方面。另一方面是直接针对了3月或者说是一季度以CPI为首的宏观经济数据涨幅过快的反应,3月CPI为3.3%,不仅从逐步走高的CPI上看到了未来几个月内依旧居高不下的CPI,而且使居民实际存款利率已经为负,加重了储蓄向股票市场“搬家”的意愿。

  事情总是有两方面的,虽然央行这次提高存款

准备金率直接控制银行的资金,收紧了资金面,不过也降低了近期加息的可能性。

  首先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一起推出的可能性比较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是央行控制流行性过剩工具中相对比较强硬的,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比较大的,从4月19日

股票市场大跌可以看出对加息预期的反映,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直接回收了银行的资金,如果叠加推出,我们认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会造成比较大的震动,而保持经济稳定运行是政府的目标,因此需要逐步推出,以减少对市场的波动。

  其次,从历史上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同时进行的情况比较少。这样的情况在近三年只出现过一次,是去年8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由8%提高到8.5%,一年期

存款利率由2.25%提高到2.52%。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同时动用这两项工具是由于基数比较低,而今年这两项数据均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已经达到11%,其继续上升的幅度和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最后,一季度数据也并没有达到必须要加息的地步。新增贷款规模的扩大其中主要因素是银行在一季度集中投放贷款,争取贷款额度造成的。而CPI比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粮食价格的上涨带动,且环比增速在下降。而M1、M2等数据都在合理范围内。因此扣除这几部分,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数据依旧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不存在必须加息的理由。

  从影响上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对于加息更加温和,而且在资金面充足的今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对资金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利空我们认为降低了加息的可能,反而成为利好。

  (作者系北京速达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债券分析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