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当央企重组遭遇券商借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 02:51 财经时报

  券商借壳的背后,是央企重组、整体上市,甚至地方国资委资产整合背景下的大好机会

  进入2007年,资本市场各种概念再度萌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央企整体上市和券商借壳。但看似并无联系的两个概念之间却互为支撑,券商借壳的背后,是央企重组、整体上市,甚至地方国资委资产整合背景下的大好机会。

  相比于国外券商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净资产,国内券商的实力不值一哂。但券商开拓投资银行业务必须有常规的资金来源支撑。否则,不但许多并购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完成,而且券商会产生违规操作的冲动。而上市后,券商则可以搭借巨大的融资平台,启动各项创新业务。

  但2003年到2005年,大多数券商都陷入亏损境地,使得大部分券商根本不符合首发上市的条件。仅仅连续三年盈利这一条就足以阻碍了大多数券商的IPO.因此,券商选择借壳上市是不得已而为之。

  让券商们感到庆幸的是,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整体上市,使得券商们有了更多的借壳机会。3月14日, S京化二(000728.SZ)发布公告,国元证券将通过回购股份、出售资产、以新增股份等方式最终借壳上市。

  至此,广为市场关注的国元证券借壳北京化二的路径最终确定。这是继广发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公布借壳之后,又一起券商借壳上市方案正式出炉。

  北京化二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下称中石化集团)。中石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有10多家,随着2006年中石化(600028.SH)股改完成后,中石化集团开始对旗下上市公司进行整合。国元证券试图抓住这一机会,借壳上市。

  由于历史原因,央企在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批上市热中,大部分是以分拆上市为主,即把优质资产拿出来上市,非优质的资产则放在集团母公司。

  这种部分上市的体制模式遭到不少诟病,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主业和辅业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很难协调,并由此引发了很多企业内部矛盾。

  国资委相关人士多次表示,2007年要推动具备条件的央企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鼓励、支持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上市公司。

  根据国资委整体上市的要求,现金流充沛、上市公司众多的央企在确保母体上市资格的前提下,要约收购其他相关上市公司股权并将其退市,最终实现集团资产整合的目的。

  从2006年开始,中石化、中石油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除了要约收购,他们对旗下那些绩效差的上市公司,采用了出让壳资源的方法,通过出让壳资源,不仅可以进行资产重新整合,还可以通过出让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59家央企控股了194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多是集团公司下的二级子公司或孙公司。其中央企排名前53 家的骨干型央企,控制了116 家上市公司。

  受到中央政策的影响,各地方国资委开始对旗下资产进行整合,最新的市场消息显示,上海市国资委在2006年将相关资产“合并同类项”后,壳资源十分丰富,仅上电集团就有10多个上市公司。而上海本地券商将成为这些壳资源出让过程中的最先受益者。

  目前市场上广为流传的券商借壳路径图中,其借壳对象无外乎这些正在试图整体上市或者整合重组的大型央企以及地方国企。长江证券借壳S石炼化(000783.SZ),S石炼化(000783.SZ)的大股东也是中石化;东北证券借壳S锦六陆(000686.SZ),S锦六陆的大股东是中石油。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600837.SH),都市股份的大股东则是上海国资委控股的光明集团。(032617)(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