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红漫:A股仍是小兄弟 过度拔高欠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 07:3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马红漫 上周,继中国股市急跌之后,其它国家股市也出现下挫行情。有人把这称作是A股的“蝴蝶效应”,旋即,中国股市“震源”论甚嚣尘上。对此,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予以了否认。他认为,中国股市现在规模比较小,而且国际化程度也不够高,实际上不可能也不会有这样的影响。 正如人民币汇率问题被当作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替罪羊一样,在此次全球股市下挫的行情中,中国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或许,中国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被外界以放大镜观察,是因为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崛起。但是,中国发展的加速度尚不足以对全球产生如此震撼的影响力。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有所偏颇。 诚然,近年来,在实体产业走强的带领下,中国已然跃升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制造、贸易等实体产业的持续升温也赋予了沪深股市巨大的“中国价值”,使其成为吸引国外资本的热点平台。此外,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以及升值预期,更激发了海外资金对沪深股市的热情。尽管经有关部门批准投入沪深股市的境外资金额度仅100亿美元,但市场盛传,通过各种渠道入市的海外“热钱”已超过800亿美元。由此,这些热钱成为了将沪深股市震荡向海外市场传输的传导器,使得我国股市一改以往“封闭运作”的旧局面。 然而需要正视的是,即便我国资本市场有所扩容并且加强了与外界的互动,但资本市场的一些制度安排、运作质量以及市场环境,还是与发达国家的股市有着很大差距的。若将伦敦和纽约等股市的疲软归咎于沪深股市的大跌,实则高估了沪深股市的实际影响力。如今,我国股市市值约为10万亿元人民币,仅为伦敦股市的1/4,占全球股市的比例更是不及1%。仅凭我国股市的规模,是无法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其实,此次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是由多方面因素主导的。例如,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太理想,格林斯潘预测美国经济将面临衰退,以及道琼斯指数编制和纽交所交易系统故障等因素的存在,均加大了美国等主要市场的跌幅。这些市场与中国股市同时振荡,不乏机缘巧合的因素在内。 事实上,此次中国股市“震源论”风波同一直以来的“中国威胁论”一样,暴露出了外界对中国经济认识的诸多偏见。 一直以来,GDP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国际舆论在观察中国的经济指标时,往往对GDP的总量与增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人均GDP以及单位GDP能耗等指标。这种重表象、轻实质的理解方式误导了对中国经济的解读。近年来,中国GDP总量持续攀升,2006年底中国GDP已达2.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四,有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之势,从而引发国际对中国的诸多警惕和重视;但是,我国人均GDP仅排在全球110位,即便在发展中国家序列里,也算不上佼佼者。更何况,在我国GDP高速攀升的背后,是单位能耗的高企,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的是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不仅损害了中国民众的福祉,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经济分工的健康发展。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也是基于此道理。 可见,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在各领域崭露头脚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毕竟属于发展中国家,家底尚未夯实、秩序尚需再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对全球经济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撼动作用。中国的股市亦是如此,各种空穴来风应当休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