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叶檀:与投资者争利心态不改 中国股市难有出头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08:48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在资金、操作与资本市场文化都没有根本变动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跟你说,这个市场要改变,千万别当真。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不过是,有机构要换手了、保险资金要赎回了、银行股庄家们已部分解套了,有新的利益群体准备杀入了,如此等等,就是不可能表达市场基本面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监管者的思维仍被各种束缚所捆,决定股市方向的政策制订者与投资者的行为与市场文化依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中国股市不可能发生大的变更。

  沪深两市昨天经历了恶梦般的黑色星期二,一天蒸发万亿市值,十年一遇的惨跌出乎许多人的意外,有金融界的朋友说,连基金都蒙了。

  照例有事后诸葛亮跑出来指指点点,说央行要回收流动性过剩的货币,贷款炒股将受严惩,而香港市场早有警告金融与地产股风险、内地大盘股跌得不亦乐乎,高盛有报告提醒新兴市场的风险,巴菲特也忠告股民不要乐昏了头。

  因为这些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可以应用于近几年内的任何一次股市大跌,所以等于什么也没说。

  笔者曾经说过,真正能够打击中国

资本市场的,第一是实质性的政策利空,比如严查违规与信贷资金入市,或者再次做出类似于国有股市价减持这样让市场痛心疾首的行为,比如征收资本利得税等;第二就是大机构之间的角力,两三年前的保险资金赎回风波也曾在股市掀起滔天巨浪。仓促赎回的结果是引起连锁反应,基金被迫平仓,一串多米诺骨牌倒地的结果是股指急跌。

  此次股市大范围下挫的排头兵是基金重仓股,但他们不是扇动大火的始作俑者,如此大范围的巨量急跌是任何一个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都不愿看到的,实际上,整个局面看上去更像是在压力之下不可遏制的非理性痉挛。

  从经验分析,此次股市大跌有可能是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移魂换影大法,新利益群体不甘充当基金轿夫的角色,而新老基金、保险基金,包括那些在股市上融得巨资的所谓金融控股机构也需要逢低建仓,借此喘息之机继续抄底,只不过中国的股市特色所在,比凯恩斯所说的非理性表现得更为非理性。

  真正对中国资本市场构成长期利空影响的是开征资本利得税,这是继国有股市价减持之后的另一个实质性利空。这一传闻如果得到证实,将是对市场信心的一次沉重的不可逆转的打击。众所周知,中国股市未脱政策市烙印,因此,支撑股市最大的信心之源是政府的信用,而征收资本利得税将使人们对此充满担忧。而投资者也不得不认为,有关部门在与投资者争利,此种争利心态不改,中国资本市场难有出头之日。开征资本利得税效果如何?据周洛华先生估计,沪指将跌至800点左右,并将长期维持低位清淡交易,其结果是股民财富的急剧萎缩,并最终使资本利得税丧失税基。

  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息难抵加上利息税之后的通胀率,

房地产市场前景不明,国外投资渠道不畅,普通民众唯一有些念想的就是股市。令人遗憾的是,股市急涨之下投资者小有收成,泡沫论便随之泛起,有媒体报道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近日鼓励展开股市是否过热的探讨。周小川先生看重市场,却有重蹈国有股减持覆辙的可能,在几大主要国有银行A股上市之后再发此论,难免有得了便宜卖乖之嫌———在股市过热的情况下获得大笔资金为银行解困,而后要求市场恢复“理性”免得祸延金融机构,大概这就是半市场化下的特色逻辑。

  中国股市扭曲时间长了之后,也许一些人以为中国股市就是棵盘景,能看出意外之美来也说不定。但这些人肯定不是以市场与利益为准绳的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8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