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叶檀:中国式股市去泡术效果不会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1:08 每日经济新闻

  对于此轮牛市下挫的争论焦点逐渐集中到是否应该动用行政手段干预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在得出结论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手段。

  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如果触碰两条底线,注定会遭遇惩罚。一是通过贷款等方式将股市泡沫风险转嫁到金融机构,动摇中国经济的神经中枢;二是境外资金大量进入获得高收益,引起有关部门对国外资金抄底中国资本市场的担忧。

  此轮牛市不幸同时触碰到这两根红线。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股市的红火似乎印证了愈演愈烈的贷款热情究竟来自何处;而境外投资者获益之丰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几乎中国的大盘红筹股都成为了外国投资者的盘中餐,人们津津乐道的高盛获利百亿,中人寿H股的高估,信诚公司中国基金在2006年从2.5亿英镑激增到30亿英镑———赶紧撇去泡沫、防止风险扩散到不可收拾,成为政府的当然选择。

  事实上,当某个政府判断投机资金触碰到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的底线时,往往会做出相应的回应。英国政府也曾为英镑托市,经历过金融危机的

墨西哥等国政府更是对
资本市场
密切关注,上一轮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泰国政府最近对国外资金抬升泰铢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压。

  正如一些人甚至是银行业内的人士所忧虑的,这样的调整未必能够收到多大的效果。比如,银行很难对贷款去向进行实时监控,只有通过抵押品、还贷期限来降低风险。很明显,银行不可能禁止层出不穷的贷款入市行为,加息等货币调控手段也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很难频繁使用,即便使用也由于只增加几个基点利息而与股市收益不成比例,难以收到很好效果。换句话说,银行根本无法靠常规手段化解贷款入市风险。另一方面,对于国外投资者的热钱流入、从中渔利的行为,有关方面仍然难有切实的制约手段,泡沫急剧增长的后果是热钱获利了结却难以吸引稳定的长期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行政手段调控卷土重来。与其说这是去泡沫,不如说是让所有人为缺乏信心的风险监管行为埋单。

  银监会近日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严厉禁止贷款炒股。银监会权威人士透露,春节后将全面开始检查工作,住房按揭贷款将成检查重点。银行与贷款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银行对违规贷款应负全部责任,文件明确规定,“对风险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依法落实问责制”;同时,隐瞒了贷款真实用途的违约客户贷款将被银行冻结或收回。

  清查资金是再明确不过的政策信号,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依然是一帖立时见效的仙丹。大盘急挫之下玉石俱焚,两市蒸发上万亿元市值,许多老老实实靠买菜钱入市的小散户顿时遭受无妄之灾。这再次印证了行政手段的调控很难做到精准、微调,只能是气势弘大的急转式调整,所谓“除泡”也就成为了打压股指的同义词。可以想像,一旦行政压力放松,股指又会挟带着泡沫滚滚而来。到那时,将重新充斥有关人士强调技术创新、呼吁尽快建立机构融资融券机制的新闻,虽然笔者找不到机构投资者的信誉一定好于抵押贷款的个人的任何理由。无论是房市与股市,政府手里拿的是同一块吸干资金水份的抹布,这块湿透的布其实已经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即便在市场不成熟的阶段行政调控无可避免,有关部门也应该尽可能地在调整中加强目标调控人群的准确性,尽量减少误伤人数,调控的及时、明确与透明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含糊不清的选择性预警让股指急挫看起来倒更像是专门针对后知后觉的中小股民的飞来横祸。有关方面也应对调控强度加以科学论证,对于屡治不愈的机构老鼠仓等建立制度性监管机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