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失真的股指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14:26 新浪财经

  皮海洲

  自从去年7月5日中行A股上市以来,上证指数失真的问题就突出在投资者的面前。面对中行A股高开上市带来的股指虚增70余点,笔者当时就写下了《上证指数可以靠边站了》的文章。但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或者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当时的股指在1700点附近),管理层还巴不得指数虚涨得高一些,一方面是体现股改的“重大成果”,另一方面是为新股的顺利发行服务。以至随后伴随着工行的上市,伴随着机构投资者对指标股的拉抬,尤其是股指冲破历史高位后的疯涨,令管理层也终于坐不住了,而一些空头人士也开始了对股市泡沫的围剿,最后终于在里应外合之下,于1月25日对股市痛下了杀手。当日沪指大幅下跌118点,创近8年单日最大跌幅(今日上午盘中的最大跌幅甚至达到136点)。盘中绝大多数个股的跌幅超过5%,跌幅超过8%者比比皆是,股市上演了一幕“人间惨剧”。

  当然,造成1月25日股指暴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指数失真所带来的股指虚高显然是造成股指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去年11月底股指登上2000点高位以来,上证指数呈现出直线上升之势,不仅轻而易举地一举拿下2245点的历史高点,随后更是天天创新高,将股指直接推向3000点城下。面对股指的步步进逼,不仅许多投资者开始出现恐高症,希望股指能进行适当的回调,以消除投资者的恐高心理;更重要的是“泡沫论”也开始在股市里出现。虽然某些多头的市场人士出于掩盖股市出现泡沫这一事实的目的而近乎耍赖似地认为,股市里的泡沫是“理性泡沫”,是“合理泡沫”,但不论有关人士给泡沫取一个多么动听的名字,泡沫始终都还是泡沫,吹大了最终还是要爆炸的。也正因如此,谢国忠、吴敬琏、左小蕾等人相继向股市发难,认为内地股市出现泡沫,认为牛得了“疯牛症”也很危险。几乎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投行如

摩根士丹利、汇丰、德意志银行等相继发布研究报告,提示A股的泡沫风险。加上近日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在
中央电视台
的访谈节目里公开看空中国股市。因此,墙倒众人推,沪深股市终于在1月25日拉开了一场挤泡沫运动的序幕。因此,1月25日的股指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是股指失真惹的祸。

  那么,股指的失真是如何出现的呢?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新股计入指数的计算方法有重大问题。二是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存在重大缺陷。从新股的影响来看,由于中国股市所存在的新股不败

神话,所以新股上市首日的高开往往都会带来股指的虚增。当然,以前由于个股的总股本都相对较小,所以,这种新股计入指数的方法对于股指的影响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但工行、中行等股票由于股本极大,在上市公司的全部股本中所占的权重较高,因此,这类股票的上市对股指的虚增因素就特别明显,如中行去年7月5日的高调上市,就虚增股指70余点。虽然这一计算方法今年1月6日已被上交所所废止,决定新股于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合、新综指、及相应上证A股、上证B股、上证分类指数。但此前新股上市所虚增的指数却是始终存在的,并不会随着新股计入指数计算方法的改变而抹去。

  而从上证指数计算方法的缺陷带给指数的影响来说,较之于新股计入指数的计算方法来说更加恶劣。因为上证指数的计算,不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权重来计算的,而是按照总股本来计算的,因此这就使得相关股票计入上证指数时存在一个相应的杠杆作用,或者说是放大作用,上市流通盘越小,上市公司总股本越大,这种放大效应就越大。如工行的总股本是3340亿股,其中A股总股本是2500亿股,但流通A股只有68亿股(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票,暂时不能流通)。但在计入上证指数时,是按2500亿股计算,因此工行对指数的影响被放大了近40倍。也正因如此,以至目前的上证指数完全成了大盘股指数,少数权重股大幅拉升,上证指数就飞涨,完全不能反映出绝大多数个股的真实走势情况。所以尽管目前的股指曾一度逼近3000点,但许多个股的股价却停留在1500点附近的水平。因此,这部分个股也在近日的行情中被纳入到挤泡沫的行业,实在是深受股指失真之所害。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为有必要对失真的上证指数动大手术。改变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按上市流通股的市值来计算各股票的权重,同时剔除目前上证指数中的虚增成份。或者干脆停止失真的上证指数的发布,以免高企的失真的指数,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更不要因为失真的股指,令市场及投资者蒙受不白之冤。

  独家声明: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致电:(86-10)82628888转5974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