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吴放:适度加息抑制流动性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11:2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吴放

  无论是透过央行日前公布的2006年全年金融统计数据,还是在经济生活中的感知,目前的低利率和过多的流动性似乎正加速资产泡沫化。个人以为,为抑制这种趋势,在银行信贷集中投放的春季,在企盼央行采取多种数量型工具对冲过剩流动性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加息这个价格手段在现阶段的调控作用。

  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6.94%和17.48%,而央行去年初设定的目标则为16%和14%;M2和M1全年呈现前者增速放缓、后者增速加快的走势,前者回落到央行年初设定的16%的目标,后者不但远高于14%的目标,而且是自2005年2月以来的23个月内首次超过M2。按照传统理论,M1增速超过M2预示着通胀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上调利率进行宏观调控的可能性增加。

  中长期贷款刚性增长,票据融资易落易涨,信贷大幅反弹易如反掌。2006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3.18万亿元,超过2.5万亿的全年目标,新增贷款的超标度达到了27%,创下了近4年来的新高。而且,贷款结构出现了长期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年信贷增长的大环境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速减缓明显,信贷的主体———中长期贷款增速依然较快,并最终创下了年内中长期贷款增加1.52万亿元的纪录。个人认为,中长期贷款增速加大,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比较大、在建项目的投资增速比较快造成的。降低中长期贷款,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降低投资需求。而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加银行的筹资成本和企业的借款成本,对抑制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会起到一定作用。

  低利率很容易助推储蓄和信贷资金涌入股市和房市,形成资产泡沫。目前,股市行情一致看好,也几乎没有人相信

房价会跌多少,现实生活中的消费品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居民手中所持有的货币似乎越来越不值钱。针对CPI失真扭曲经济行为问题,社会上一直存在着质疑之声。去年11月份CPI比前年同月上涨1.9%,为2006年年内最高水平。投资增速反弹引起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加快推进等因素对PPI和CPI拉动作用的显现,企业在治理污染、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成本的增加等因素的存在,使未来我国价格走势的上行风险仍不容忽视。结合存款数据来看,去年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在
人民币升值
、股市活跃、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储蓄分流明显。从信贷方面看,5.85%的贷款成本相较于2006年A股130%的涨幅可以忽略不计,2007年以来的14个交易日A股股指涨幅达10.8%。尽管监管部门发出了严防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禁令,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在中国由来已久,禁令有多大效果不得而知。因此,低利率助推储蓄和部分信贷资金前仆后继地涌入股市和房市,会加速形成资产泡沫。

  笔者认为,适度加息不会增加流动性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中国股市前景看好的背景下,如果现在进行适当幅度的加息,不会造成储蓄的迅速增加,也就不会使得银行的流动性增加。当然,加息与否除了要考虑国内具体情况外,也要考量保持中国与美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之间合理的利差。但是从美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

美联储的近期会议纪要来看,美国近期几乎没有减息的可能,这样就为我国适度加息提供了有利时机,也就不可能导致人民币大幅升值。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判断,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角度来讲,央行适度加息比不加息要好,早加息比晚加息要好。

  (作者为深圳发展银行高级经济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