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工行大跃进市值挑战花旗 世界第一那么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08:40 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虽然昨天尾市晚节不保,工行还是有可能会去挑战花旗的全球第一。截止2006年年底,工行的市值已达到2510.24亿美元,距全球第一大银行———花旗银行的差距不到230亿美元了。而按照某些所谓专业分析师的分析,工行价格远不止目前定位,那么市值超过花旗银行、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将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问题是,用资金堆积出如此一个人造巨象,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一帮以前专门研究海外投行研发报告的所谓分析师突然拿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姿态号称要夺回定价权,对于中国、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大众评判台
 
  何若灵:应当更务实一些
 
  文明成熟的标志是经济与国民心态的共同成熟。或许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必定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也不想用苛刻的眼光来看到这种美丽的泡沫和幻想。但是在现实的经济领域,我们似乎更应务实一些,工行的市值对工行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非常直接,但这个“第二”乃至“第一”对我们普通国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无从知道。
 
  陈程:银行股即将步入下坡路
 
  毫无疑问,工行之类的银行股近段时间的大涨是拉动大盘迅速上升的主要动力。但我认为炒作的成分占据绝大部分,并且其中的泡沫显而易见,今天银行股的集体跳水已说明了一切。银行股已步入下坡路。
 
  赵文斌:“估值”是建立在成熟股市基础上
 
  追求最大的市值是每一个企业所希望的,但是如果这个市值是建立在一个不稳定的股市上,那无疑只会昙花一现。今天涨了,过一段时间又跌,除了弄出一些热闹来并无实质意义。老百姓已经不那么在乎世界第一了,特别对那些没有实在意义的世界第一,只会当作笑话来看待。
 
  何君:极大的玩笑
 
  银行股近段时间确实牛气冲天,但想同老字号的花旗一争高低确是个极大的玩笑。工行的市值是两者的乘积,一个是大量发放的股票数,另一个就是近段时间的一路飚升的股价。
 
  黄波:怎么能与花旗相提并论
 
  中国股民人数已经达到7000万,光去年新股民就暴增了305万,在这么大的基数下,举全体股民之力堆积个第一并不难,但真正坐到第一的位置上又能怎样?还不是个人造的数字概念?服务和质量排行老大才是实实在在的,工行的服务、口碑以及市场的信任度能与花旗相提并论吗?
 
◆沸点特稿
 
“跛脚”的市值膨胀的“臆想症”
 
曹中铭
 
  截止去年的12月29日收盘,工行A、H股总市值合计为2510.24亿美元,距离花旗银行2736.912亿美元的总市值仅226.672亿美元。鉴于如此小的差距,有人推测,只要昨天工行A、H股加权平均涨幅达到9.03%,就将荣登全球第一大银行的宝座。但是,某些人的“臆想症”却并未成为现实。
 
  工行能迅速跻身于全球银行股“老二”的位置不是没有原因的。作为一只权重股,工行对于股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杠杆作用已在市场中得到验证。由于证监会曾表示今年将推出股指期货,为了掌握股指期货的话语权,工行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战略筹码已是不争的事实,诸多机构投资者纷纷将工行纳入囊中。
 
  事实上,目前工行仅仅只是“一条腿”在走路,其所反映出来的市值也只是一个“跛脚”的市值而已。在行使了超额配售选择权后,A股发行股份已达149.5亿股,因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持有的股份自愿锁定三年,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的股份最少需锁定12个月,而向询价对象配售股份的锁定期未满,工行在A股市场的流通股份只有68.31亿股。如果这些股份都能流通进而增加市场的供应量,工行能否支撑住现在的价位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很明显,采用工行“以小博大”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市值有“一叶障目”之嫌,至少也是不“完整”的。
 
  另一方面,根据工行2006年度的盈利预测,其每股收益约为0.13元。对照昨天的收盘价,工行的市盈率超过46倍,市净率超过4.4倍,两项指标均大大高于全球银行业股票的平均水平。尽管近几年中国的GDP保持强劲增长,但工行的市价是否物有所值,不能不令人存疑。
 

  工行处于老大位置,还是在老二的位置上,一个“跛脚”的市值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关键在于经过财务重组后的工行能否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否则即使是目前夺了第一,今后也会跌落下来。

    凌建平 祝裕 每日经济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